发布时间:2015-07-02 11:29 我要投稿
三夏大忙,我市处处呈现喜人丰收景象。而在川汇区,由于近年来持续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小麦种植面积日趋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城市森林和蔬菜基地,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了更高的经济价值。
6月14日,记者来到川汇区颍川生态园,春生园林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春生正和工作人员在园内巡查树木生长情况。他高兴地告诉记者:“最近接到几个绿化订单,这个园子今年就能见效益了。”
郑春生是许昌市鄢陵县人,于2013年川汇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之际,从“中国花木之乡”鄢陵赶来,成为周口首批农业生态园的建设者之一。3年来,在川汇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他的颍川生态园从小变大,如今面积600余亩,年育花木上百万株,成为远近闻名的苗木基地。像颍川生态园一样,在商周高速公路连接线两侧,如今已有7个规模不等的都业生态农业园,总面积3000余亩。
该区农林局局长崔禄仁介绍,周口虽是农业大市,但身处中心城区的川汇区却是农业小区,全区农业用地不过10万亩。怎样从有限的土地中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成为川汇区实现“富民强区”目标的一大课题。
“种粮食川汇区潜力不大,从‘服务中心城区’的角度出发,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是川汇区农业破局的关键。”崔禄仁说,从2013年起,川汇区按照“粮退菜进、限牧增果,一产与二产三产相结合,都市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基本思路,积极引导和培育高效设施农业、绿色生态农业、特色种养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四大都市农业产业,致力于打造半小时都市生态农业圈。
该区城北办事处后石店村一带历来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这里形成了中心城区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面积达1.2万亩,逐步实现了“订单式生产、品牌化销售”,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目前,该基地蔬菜不仅大量供应市区,还远销郑州、武汉等地。
林业异军突起,成为全区“绿色经济”的主力军。川汇区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契机,大力提升林业发展质量,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目前全区林地面积达3.6万亩。该区规划在商周高速连接线两侧建设“万亩森林公园”,使之成为城市“绿肺”和市民“氧吧”,目前在此区域通过土地流转,已形成3000亩林地规模,森林公园雏形初现。
都市生态农业的良好前景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注入。去年以来,一批工商、民间和其他社会资本纷纷到川汇区投资开发都市农业,规划投资10亿元,目前已投资近3亿元,有力推进了都市农业快速发展。(记者徐启峰)
转自2015年6月16日《周口日报》
《川汇区都市生态农业快速发展》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chuanhui/19821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