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周口新闻 > 郸城县新闻 >

政府形象工程频遭曝光 三大媒体关注郸城小火车

[摘要]政府形象工程频遭曝光 三大媒体关注郸城小火车 2011年05月10日07:24 东方今报 _COUNT_ 人评论 □东方今报记者 田林 5月3日,人民日报集中曝光了全国各地的“形象工程”。东方今报4月19日率先报道的郸城耗资近千万建观光小火车一事赫然在列。在人民日报曝光前...

政府形象工程频遭曝光 三大媒体关注郸城小火车

2011年05月10日07:24      东方今报             _COUNT_人评论

  □东方今报记者 田林

  5月3日,人民日报集中曝光了全国各地的“形象工程”。东方今报4月19日率先报道的郸城耗资近千万建观光小火车一事赫然在列。在人民日报曝光前,郸城县耗资近千万元建观光小火车一事,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新华社《新华纵横》等栏目曝光,这一工程被评价为当地政府的“形象工程”。

  5月3日,人民日报第19版集中曝光了近期全国各地出现的“形象工程”,首当其冲的便是《河南郸城观光铁路成摆设》。报道说,河南省郸城县斥资近千万元建设一条4.5公里长的观光铁路,铁路沿线无任何景点可供观赏。这条观光铁路建成4个月来,一直没投入运营。另外几起形象工程分别为安徽淮南欲耗资3亿建地标“球拍大厦”;福建福鼎种“无根树”应付上级检查;安徽穷县望江建奢华办公楼;江苏阜宁现山寨版悉尼歌剧院。

  报道还以读者来信、编辑视线等形式配发了10篇评论,痛批“形象工程”“秀”出了贪大求洋、好大喜功;“秀”出了虚假虚弱、虚浮虚荣;“秀”出了长官意志、官僚主义;“秀”出了曲意逢迎、阿谀奉承;“秀”出了无法无天、无情无义。说这种“形象工程”如同中国那句俗话“驴粪蛋儿,表面光”。

  在评论中,评论者把这种形象工程说成“官赏工程”。这种工程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由官发起。兴办的动机,不是来自群众的需求,而是来自官员的需要。官员觉得需要建什么工程了,就打着“为民”的旗号,软硬兼施迫使群众执行或接受。二是做给官看。小官不辞辛苦地建“官赏工程”,目的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政绩,好得到比自己大的官的赞赏,以邀功请赏,为自己的升迁与“钱途”作铺垫。

  在人民日报发出这些报道的当天,新华社《新华纵横》栏目,以《观光铁路观出了啥》为题,披露了郸城县耗资近千万元建设观光铁路一事,质疑郸城县政府耗资千万仅为了怀旧的成本,报道说地方要繁荣,经济要发展,政府投资搞些基础设施建设本是应有之义,但是郸城县这条怀旧铁路的建设却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项目一出生就夭折,耗资千万的怀旧成本是不是高了点”?

  而早在4月26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也对郸城小火车耗资千万为怀旧提出了疑问:郸城县地理位置偏僻,境内现有公路设施建设标准较低。而且年久失修,路况较差。到目前为止,郸城县仍是河南省为数不多的,不通高速,不通国道,不通铁路,不通水运,交通状况较差的县之一。这个交通状况混乱的县城,却耗资近千万修建了一个无景可观的观光铁路。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学部副主任马庆钰评价说郸城县搞的窄轨小火车,实际上是一个面子工程。不但不解决民生问题,而且与真正的民生问题的解决和保障,是背道而驰的。

  给力民生 谢绝“官赏”

  □东方今报评论员 李春晓

  人民日报这份国内最权威的报纸,近日成为市井坊间的话题。

  4月28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执政者当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

  5月5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认为“百姓不愿花钱是因没的花不敢花”,虽然这道理浅白无奇,地球人都知道,但这大白话大实话彻底击退了某些专家和领导的“何不食肉糜”式揣着明白装糊涂。

  5月5日,人民日报在09版的《人民时评》专栏刊发评论员范正伟的文章,以《“精神病收治”不得偏离法治轨道》为题对备受关注的“徐武事件”发出声音。

  5月6日,这份拥有最高政治地位的报纸又发表《“111元”为何引发质疑》,针对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2010年居民消费支出数据进行了访谈。

  每一次都是在第一时间对当下热点作出及时、积极的反应,这让很多读者备受鼓舞、深感欣慰;这让很多从不看人民日报的网友,也开始翻阅其评论;这让市井坊间充满了讨论和争议。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5月3日,人民日报刊登读者来信,集中曝光各地形象工程,直斥“官赏工程”是地方官“作秀”做出的,“造假”造出的,专供上级“雾里看花”、“走马观花”,只有“官赏”价值,并无实际功用。这些形象工程里就包括东方今报4月19日率先报道的郸城耗资近千万建观光小火车。

  人民日报刊登读者来信,要大家“晒晒身边的形式主义(形象工程)”,其实很多党政机关报纸就是最大的形式主义,并且是最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的那种。意识形态不转,观念与作风均无法有效转变。人民日报,这算不算是率先抛开了形式主义?

  其实,要是简单度之,人民日报此举,并无惊奇之处——人民日报为人民,人民日报看民生,天经地义。

  温家宝总理曾引用孙中山先生的话,“民生就是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人民的生命”。

  所有媒体的所有着眼之处、着力之举,莫非民生,无外乎民生。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媒体也成了“官赏”媒体。

  人民日报之新气象让人“不思量自难忘”,再联系到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里出现“给力”(2010年11月10日),更让人玩味。

  不过温家宝总理也说过,“胜非为难,持之为难”。单靠媒体的曝光,“官赏工程”是绝不会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和消除的。官员和媒体要都摆脱“官赏”主义,还需继续努力。

  ■ 近期媒体曝光的形象工程

  河南郸城近千万元观光铁路成摆设

  河南省郸城县斥资近千万元建设一条4.5公里长的观光铁路,铁路沿线无任何景点可供观赏。这条观光铁路建成4个月来,一直没投入运营。观光铁路是郸城县委、县政府2010年“以人为本”重点工程之一,但据当地市民说,“去年12月份第一次试车就翻了。”

  (2011年4月19日东方今报)

  安徽淮南欲耗资3亿建“球拍大厦”

  安徽省淮南市打算为当地兴建地标性建筑——一座150米高的“乒乓球拍”形状的宾馆大厦,外配“足球”、“篮球”等4座体育馆。淮南政府领导表示,政府将不出一分钱,3亿元资金全部通过招商引资融资解决。目前还没有一家投资商有意投资。

  (2011年3月23日扬子晚报)

  福建福鼎种“无根树”应付上级检查


《政府形象工程频遭曝光 三大媒体关注郸城小火车》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dancheng/14192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网站编辑]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