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17 20:24 我要投稿
一旦被证实有违规领取教师工资或知情不报等行为,该如何处罚呢?据记者了解,目前,扶沟县财政局分别对500多人采取了停发、暂停工资或待落实后再处理等措施。“这只是第一步。”白建军说,纪检等有关部门还在研究最终的处罚方案。
但是从以往情况来看,拿出处罚决定似乎并不容易。此前,财政部门大多“既往不咎”,只是对冒领者停发工资了事,很少深究。
该县一名参与此次核查的工作人员认为,冒领教师工资绝对不是扶沟县的“特色”,在其他县也肯定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可供借鉴的处罚方式并不多见。
该县教体局副局长陈允立表示,冒领工资隐瞒不报的学校领导应当负有一定责任,但是根据《教师法》,他还找不出具体的处罚依据和措施。“以前,我们还没有因为这种事处理过一个人。”
经过半年多的核查,虽然仍有举报电话不时响起,但是调查结果基本清晰。对监管部门来说,眼下主要考虑的是如何以此为契机,建立教师工资发放监管的长效机制。
“通过这次核查,我们总算把全县教师的情况全弄清楚了。”白建军说,他们已经建立了专门的信息库,并准备为每个教师制作一个卡片。以后,抽查人员只需拿着这个卡片,就可以了解教师本人的信息。
该局办公室副主任王春杰说,对教师工资的检查要形成制度,必须不定时地组织专人进行抽查。形式也会多种多样,比如对照工资单和课程表,甚至开展“暗访”,直接向学生打听教师的变动情况。
“以前,冒领工资谁都不负责任。现在我们已经向县领导建议,对教师工资监管要实行层层责任制。如果发现一名教师冒领工资,有关人员将承担连带责任,出现漏洞的学校校长、中心校校长及财政所所长将被扣除30%的工资。”
“不管怎样,匿名举报电话还要长期开设下去。”白建军说,他们想把这个社会监督的渠道保留下来。“举报一个,核实一个。发现一个,处理一个。”
记者在该县采访时发现,各个学校都在大搞“师德教育”,尽量从根本上稳住教师队伍,减少冒领工资事件的发生。教体局人事股的严然高兴地说:“核查清理了教师队伍后,这种教育特别有效。由于清查结果体现了公平原则,不少外出的教学尖子又回到了原来的岗位。”D
《扶沟县冒领教师工资现象惊人,部分学校和教师——吃教师“空饷” 一年吃掉300万(2)》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fugou/10126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