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2-10 12:26 我要投稿
记者 王泉林 通讯员 王鹏云
蔬菜生产持续提升,种植面积日渐扩大,科技含量更加凸显,生产效益显著提高,如今的扶沟县已毫不夸张地成为中原地区的“菜篮子”。教育事业发展迅猛,高中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各有亮点,扶沟教育的航空母舰正扬帆启航。社会安定和谐,政法满意度调查连年领先,“平安扶沟”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吉鸿昌将军的故乡,正在谱写着军民团结奋进的新篇章。
“十二五”以来,扶沟县坚持抓特色、举亮点、打品牌、树形象,促进了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具活力、更可持续发展,形成的蔬菜生产、教育事业、平安建设、双拥创建四大品牌逐渐成为金质名片,在中原大地上熠熠闪光。
蔬菜品牌持续提升
柴岗乡梅桥村是远近闻名的“黄瓜专业村”,全村90%的土地建成日光温室,种植了绿色无公害黄瓜,远销北京、广州、武汉等大中城市。村党支部书记梅根清作为黄瓜种植的领军人物,被评为全国劳模,他联系本村黄瓜种植户与超市对接,让大棚里的黄瓜直接走进城市、进入家庭、摆上餐桌。汴岗镇郑湾村一直以来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并积极推进蔬菜规模化种植,引入大型企业、先进技术,把零散的一家一户种植进行整合升级,建成了2000多亩的越秀蔬菜生产基地,开展无公害胡萝卜规模化种植,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反季节胡萝卜生产基地。像梅桥、越秀这样大型的生产基地,扶沟有20多个。
“十二五”以来,扶沟县围绕“打造中原菜篮子,建设河南新寿光”的目标,坚持每年增加1万亩保护地栽培、乡镇每年新建一个300亩以上蔬菜园区的蔬菜产业发展战略不动摇,着力推动蔬菜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全力打造扶沟蔬菜生产的“升级版”,实现了两个“深度融合”、三个“新的转变”。两个“深度融合”,即与北京新发地达成产销对接战略合作协议,为扶沟蔬菜快速进入北京市场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抢抓“互联网+”机遇,与全国最大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一亩田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成为全国首个实践“互联网+蔬菜”行动计划的农业大县,实现了蔬菜与互联网的充分对接、深度融合。三个“新的转变”,即生产方式实现新转变,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着力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蔬菜园区,由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向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转变。目前,全县瓜菜播种面积达到50万亩,其中保护地栽培面积17万亩,建成300亩以上连片成方的蔬菜生产基地118个、千亩以上现代化蔬菜园区6个。流通方式实现新转变,通过与“一亩田”集团的深度合作,改变了过去靠经纪人实体销售为电商与实体并售,4月份以来菜农通过一亩田交易平台,实现销售收入9300万元。通过持续努力,真正把“一亩田扶沟产业带”打造成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扶沟模式”“河南标杆”“全国品牌”。服务方式实现新转变,改变了过去靠“土专家”指导种植、推广技术的模式,建立了以河南农大、省农科院等专家为顾问和以5200多名技术人员为主体的农技服务队伍,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和应用,提升了菜农的科技水平。2014年,扶沟县被中国蔬菜流通协会评为“中国蔬菜之乡”,被第六届中国绿色农业发展论坛评为“中国绿色生态蔬菜十强县”。
教育品牌持续提升
在扶沟县“十二五”发展中,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实施了教育发展三年攻坚计划,全县教育投入明显增加,保障机制明显增强,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涌现出了一批名优校长、名优班主任、名优教师和最美教师等省市优秀典型,被省政府表彰为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
在高中教育中,扶沟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谁丢掉扶沟教育这面旗帜,谁就是扶沟县的罪人。”全县实行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教育优先规划,教育用地优先供给,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人优先补充,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育问题优先解决,切实解决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该县把有限的财力集中起来办大事,投入建设资金2.1亿元,建设公办高中项目,目前4栋教学楼、1栋综合楼、6栋宿舍楼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同时,扶沟县还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高中教学研究和高考研究,组建专家团队,与省内外名校联姻结对,引进优质教育资源。2013年以来,全县高中直接招录180名研究生和优秀本科师范毕业生,有效缓解了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连续五年,扶沟县高中学校每考取一名清华、北大学生,县政府奖励20万元。今年,扶沟县高考报名5895人,录取5826人,录取率为98.8%,本科上线率为61.4%,县高中学生胡瑞环考取全省文科第一名。在义务教育阶段,该县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将教职工工资、生均经费、学校建设等配套资金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确保教育附加、土地出让金的10%全额用于教育。县财政每年投入不低于6000万元,专项用于学校建设、装备、教学设施。投资4280万元,新建柴岗丁庄社区小学、练寺大蒲社区小学,改造31所农村中小学教学用房和学生食堂。投资6146万元,为90所中小学校添置教学设备。持续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分层实施、分类推进、农村收拢、城区扩容”的原则,选择试点乡镇,示范带动,有序铺开,逐步实现高中向城区集中,初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城区靠拢,逐步收拢农村小学。在职业教育方面,该县在全省首家确立了“产业集聚区+职业教育”模式的发展思路,建设了占地156亩的县职教中心,建成了标准高、功能强、设施一流的教学楼、实训楼,年培训能力1万人次。同时,整合全县教育培训资源,职教中心成为全县集中等职业学历教育、职工岗前和在岗培训、农民工培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目前,扶沟县已形成校区联动、校企合作、融合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有效缓解了企业对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
平安品牌持续提升
“十二五”期间,扶沟县从提升刑事案件破案率、科技防范覆盖率、矛盾纠纷化解率、干部群众见警率、平安建设知晓率入手,把公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作为衡量平安建设工作的“风向标”、反映党群干群警民关系的“晴雨表”,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平安扶沟”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法机关坚持“命案必破、黑恶必除、盗抢必打、逃犯必抓、乱点必治”的目标,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连续打掉多个跨区域电信诈骗犯罪团伙、流窜盗窃车内物品团伙,破获系列盗窃电动车电瓶案、流窜沿街盗窃门店案等多起刑事案件及“黄赌毒”案件。
今年以来,全县共打掉犯罪团伙8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29起,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犯罪。县公安局在全市开展的打击“盗抢骗”“黄赌毒”犯罪第二战役,各县市公安局中动态排名第一。今年上半年,县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科获评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示范岗。他们整合乡镇综治、维稳、司法、信访、便民服务等部门资源,在乡镇建立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下设便民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综治工作中心,做到综合式、一站式、一条龙服务群众。2014年5月,该县紧紧抓住省综治办把扶沟县确定为创新完善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综合机制试点县的契机,建设了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健全完善了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健全了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立了第三方参与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今年以来,全县各乡镇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和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35起,调成816起,化解率97.7%。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周一信访稳定例会制度,今年以来,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召开信访稳定例会24次,分析研判信访稳定问题和研究化解信访积案39件,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分包化解;积极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严格坚持县、乡两级党政领导每天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县党政主要领导今年接访案件124起,立案解决94起。2014年,该县根据省市《关于开展“视频监控建设管理年”活动的意见》,采取BT模式,投入2300万元,对县级监控平台进行了升级改造,在县城区和乡镇、行政村的主要路口和重要部位安装高清视频探头1600个。今年计划投资3500万元,安装高清视频探头2500个,全部与省、市、县监控平台联网,做到省、市、县、乡四级技防一张网;目前已到位资金1630万元,先期1200个高清探头正在行政村和自然村安装。
自2008年以来,全县公众安全感指数连续8年位居全省前列、周口市第一位。2010年,该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中原平安杯”。2008年度、2009年度、2011年度、2014年度,该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今年上半年,全县公众安全感满意率94.33%,高出全省3.12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12位,政法机关公正执法满意率92.70%,高出全省6.9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3位,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双拥”品牌持续提升
扶沟县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的故乡,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扶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双拥”工作,把其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探索出了新形势下“围绕发展抓‘双拥’,抓好‘双拥’促发展”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新路子。
在“双拥”创建工作中,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充实县“双拥”工作领导组,设立了办公室,保证了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四落实。同时,县“双拥”领导组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例会,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研究部署工作,为“双拥”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三年来,扶沟县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形下,先后拿出2000多万元,改善了驻扶部队官兵办公及生活条件;更新了民兵训练基地设施,建立了应急保障基金,提高了人武部办公自动化水平;为武警中队购置了单兵护具、防弹衣、超短波手持台、夜视瞄准镜、强光搜索灯等反恐装备;为消防大队征召了25名政府专职消防队员,购置了高喷车、登高车、城市主战消防车、多功能抢险救援车。
在扶沟,军民唇齿相依、血浓于水的深情和军民融合发展正成为发展新主题。110多户贫困军人家庭喜迁新居,196名符合安置条件的退伍军人全部得到安置;1743名优抚对象纳入低保救助范围;全县优抚对象的优待抚恤金、医疗补助金、慰问金100%列入财政账户实行专账管理,保证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军转干部、退役士兵、随军家属安置和军人子女入学入托等也都得到妥善安排……驻扶部队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开展军事训练8000多人(次),军训学生近2万人(次),救助失学儿童50多人;配合公安干警出警600多次,参加地方执勤550人次;灭火演练350多次,灭火160起,救援110次,防火检查单位1000余个,查改火灾隐患3800余处,挽回经济损失3200多万元……2013年,扶沟县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表彰为“河南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2014年,县长张颖波被省政府、省国防动员办公室评为“关心支持国防建设十佳个人”;其家庭被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等评为“情系国防好家庭”。
《扶沟:四大品牌享誉中原》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fugou/28898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