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周口新闻 > 扶沟县新闻 >

扶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虽然冬至已过,驾车行走在扶沟县境内永登高速上,依然是满目绿色,女贞、香樟等绿化树长得郁郁葱葱的。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主的廊道绿化,只是扶沟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该县做好生态城市规划,完善生态林业建设,推进绿色蔬菜生产,确保...

    虽然冬至已过,驾车行走在扶沟县境内永登高速上,依然是满目绿色,女贞、香樟等绿化树长得郁郁葱葱的。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主的廊道绿化,只是扶沟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该县做好生态城市规划,完善生态林业建设,推进绿色蔬菜生产,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协办的“2015年绿色发展与创建生态文明新标杆表彰仪式暨第二届城市发展与生态平衡高层论坛”上,扶沟县凭借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荣获“2015年创建生态文明标杆县”称号,成为河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单位。

  该县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构筑整体发展框架,加快人口集聚、要素集约,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统筹解决就业、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综合决策机制的建立和城市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廊道及河湖水系,合理布局城乡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重视、传承、挖掘历史文化,凸显地域特色。在完善旧城功能的基础上,该县规划建设北部产业集聚区,积极组建以湿地公园为核心的南部新区,力求城市空间结构从“松散、单中心”走向“多核互动、有机联系”的空间布局。景观系统则以网格模式为主,由点、线、面三体交融于中心城区,达到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绿化景观效果。

  该县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工作要求,以争创“河南省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形成了政府、社会、企业共同投资参与的浓厚氛围。该县集中打造了以大广高速、永登高速、S102线、Y003线和扶新路等为主的造林绿化闭合精品线路。全县补植补造大于300亩的农田林网空当196个,完善空当面积7.7万亩;补植林网断带780处,完善断带长度44.9公里。各有关单位从实际出发,拓宽绿化思路,采取凿地植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以及绿化上楼、绿化上墙、移动绿化的方法,使乔、灌、花、草、藤相结合,确保本系统、本单位的庭院绿化率达到35%以上。各乡镇(场、区)积极引导、鼓励农民流转土地,大力发展花卉苗木和特色经济林,努力培育规模较大的种植户,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截至目前,全县已有林地面积24.26万亩,林木总株数2495.89万株,林木绿化率25.6%,活立木蓄积量203万立方米。该县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先进县”、 “河南省林业生态县”等。

  该县依托蔬菜产业规模优势,围绕“打造中国蔬菜之乡”的目标,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着力加快园区建设,提升品牌优势,拓宽销售渠道,努力推动蔬菜产业提档升级,实现了蔬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截至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52万亩,蔬菜产量310万吨,总产值46.8亿元。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18万亩,蔬菜产量160万吨,产值19.6亿元,成为全国第二、全省第一的蔬菜生产大县。在生产管理上,该县积极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产品质量,努力做到“四化”。一是育苗工厂化。依托河南农业大学扶沟蔬菜研究院育苗基地,新建11家育苗工厂,从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引进科技含量高的蔬菜原种,采用育苗栽培技术,大大改善了蔬菜的返苗期和作物抗病虫害能力,蔬菜损耗率由原来的25%下降到8%。二是生产标准化。对全县各蔬菜生产基地和规划用地的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空气等,逐项进行质量检测。对达不到要求的,不准其发展无公害蔬菜,为各蔬菜园区和重点蔬菜生产村建立档案,生产过程严格按照标准,必须做到“五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供苗、统一施肥、统一喷洒生物制剂。三是检测规范化。建立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蔬菜销售市场配备农药残留速测仪,对蔬菜生产基地和市场上的蔬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绝不让不合格的蔬菜流入百姓餐桌。目前,该县共配合国家、省、市检测样品32132个,检测覆盖面达到99%,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到100%。四是蔬菜品牌化。每年拨出12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和扶持蔬菜生产企业创新理念、打造品牌。目前,全县拥有有机、绿色、无公害蔬菜品牌38个。其中,“扶沟蔬菜”商标被中国果菜专家委员会评为“中国果菜产业十大驰名品牌”。

 


《扶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fugou/30292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