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02 09:55 我要投稿
春节过后,小麦将进入快速生长时期,此期是促弱苗转壮苗、稳壮苗的关键时期。去年11月份以来整个冬季气温较高,麦田旱情较重,但2014年2月5日我县普降瑞雪,平均降雪量达19.8mm,已解除旱情。目前全县小麦长势较好。据调查,全县平均群体98万头,与去年相比,群体增加3万头,平均分蘖6.6个较去年略增,次生根9.2条较去年增加1条。全县小麦一、二类苗占97%,较常年偏高3-5%。针对今年的苗情特点,春季麦田管理工作,要以中耕保墒、科学追肥、及早防治病虫草害、预防春季冻害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管理,促弱苗转化升级,控旺苗稳健生长,构建合理群体,搭好丰产骨架。确保今年全县夏粮丰产丰收,特提出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一、普遍中耕
各类麦田要在土壤解冻后,及早进行中耕,增温保墒灭草。对长势较旺麦田要深中耕断根,促下控上,协调生长;对弱苗麦田要浅耕细锄,提温保墒,促苗早发,增强抗逆性。
二、科学追肥
对一类麦田,要大力推广前氮后移技术,在拔节期亩追施尿素8-10公斤,以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 对二类麦田,在起身期亩追施尿素10-12公斤,以巩固冬季分蘖,适当促进春季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对苗情差、群体不足的三类麦田要分两次追肥,第一次在返青期,亩追施尿素10公斤,以保分蘖、增穗数;第二次在拔节中期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公斤,以提高穗粒数。对生长较旺麦田,有脱肥现象的,在起身期追施尿素8公斤左右,无脱肥现象的,要适当推迟至3月上中旬追肥。
三、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省工省时,效果好,又可减少病虫田间寄主,降低病虫发生程度。据县植保站近期调查,麦田杂草平均每平方米50.2株,高者达200株左右。在冬季没有进行化除的田块,要抓住春季小麦返青至拔节前的有利时机(2月下旬),及时开展化学除草。对以双子叶杂草(荠菜、繁缕、麦家公、播娘蒿等)为主的麦田,可每亩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15克或1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兑水均匀喷雾防治;对抗性双子叶杂草(泽漆、猪殃殃)为主的麦田,可每亩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使它隆)50-60毫升防治;对单子叶禾本科杂草(野燕麦等)为主的麦田,每亩可用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骠马)50-60毫升,茎叶喷雾防治;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可用以上药剂按一定比例混配使用。用药时注意于无风或微风的晴暖天气(日均温10度左右)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做到不漏喷、不重喷。严格按照推荐药量使用,防止产生药害。(若在麦田套种棉花、花生等阔叶作物,施药时间应放在冬前,春季只能进行中耕除草)。
四、防治病虫害
春季麦田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危害时间长,要密切关注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科学施药,及时有效进行防控。重点做好返青拔节期和穗期两个关键时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1、返青拔节期
防治重点是小麦纹枯病,挑治麦蚜、麦蜘蛛。据县植保站近期调查,小麦纹枯病病田率80%,平均病株率10.1%,最高田块达46.2%,较常年略偏低,当前发生面积40万亩(以早播田发生较重)。小麦蚜虫平均百株蚜量0.13头;麦蜘蛛平均单行市尺2.1头,较常年略偏低。当前雨雪天气,气温偏低,对各种病虫害发生有不利影响;小麦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40万亩(纹枯病),比上年同期减少11.1%。
防治纹枯病(2月下旬至3月上旬),当平均病株率达10%~15%时,每亩用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0克或25%丙环唑乳油30毫升或20%三唑酮乳油100毫升兑水50公斤对准小麦茎基部均匀喷雾,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同时可早控锈病和白粉病。对于往年全蚀病发病较重地块,在播种期种子包衣或拌种的基础上,小麦返青期要用多菌灵或上述三唑类杀菌剂喷淋小麦茎基部或灌根进行补治。
防治麦蜘蛛,当单行市尺虫量达到200头防治指标时,每亩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8~10毫升兑水40公斤或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进行均匀喷雾防治。
防治麦蚜,平均百株蚜量500头以上,益害比1:120以下,或者有蚜株率大于25%时,每亩可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50毫升或40%毒死蜱乳油50毫升等兑水40公斤均匀喷雾。
2、穗期
穗期是穗蚜、吸浆虫、白粉病、锈病、叶枯病和赤霉病等病虫害集中发生期,也是小麦后期干热风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要采取杀虫剂、杀菌剂和微肥混合喷施,做好小麦后期一喷三防工作。
近年小麦、玉米秸秆还田量大,赤霉病等越冬菌源量较高。赤霉病要以预防为主,小麦扬花期如遇连阴雨或多雾天气,要在雨(雾)前和雨(雾)后各喷药防治一次,每亩可用25%氰烯菌酯悬乳剂100毫升或40%多菌灵胶悬剂150毫升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喷雾防治,喷药时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
防治条锈病、白粉病每亩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或25%丙环唑乳油30毫升或30%戊唑醇(得惠)悬浮剂2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隔7-10天再喷药一次,同时可兼治叶枯病等多种病害。
防治穗蚜每亩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g 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50毫升或4.5%高效氯氰菊酯40-50毫升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还可兼治灰飞虱、麦田一代棉铃虫等。
防止小麦后期早衰,预防干热风,促进灌浆,每亩喷施磷酸二氢钾100-150克。
以上杀虫剂、杀菌剂和微肥可混合喷施,以达到防病治虫预防干热风的多种目的。
五、适时化控
对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在起身期喷施壮丰安等调节剂,缩短基部节间,控制植株旺长,防止生育后期倒伏。
六、预防小麦早春冻害
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天气预报,在寒流到来之前浇水,预防小麦早春冻害。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施肥、浇水、中耕等补救措施,促麦田尽快恢复生机,将冻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淮阳县2014年春季麦田管理意见》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huaiyang/14720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