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周口新闻 > 淮阳县新闻 >

淮阳:务实重干气象新

[摘要]周口日报讯 文化旅游蓬勃发展,产业集聚提质增效,四项制度夯实基...

周口日报讯 文化旅游蓬勃发展,产业集聚提质增效,四项制度夯实基础……回望“十二五”,淮阳县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富裕、和谐淮阳”的发展目标,坚持“工业强县、旅游突破、城乡统筹、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和“综治开路、项目带动、民生优先、党建保障”发展策略,务实重干,稳中求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经济增长添加新动力;实施旅游突破战略,文化旅游发展结出新硕果;夯实四项基础制度,为民服务能力得到新提高;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社会风貌呈现新气象。

淮阳县发改委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15年,预计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98.5亿元,年均增长8.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计达到6.7亿元,是2010年的2.5倍,年均增长23%,比预期目标高7个百分点;预计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4.9亿元,年均增长16.7%。这一串数字背后,折射的是淮阳县经济综合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文化旅游蓬勃发展

地处周口腹地的淮阳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2008年被确定为河南省10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之一。

“十二五”期间,淮阳县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业发展,明确提出了“旅游带动”和“旅游突破”发展战略,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来打造,新上10多个城建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积极举办朝祖会暨中原古韵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和龙湖荷花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大大提高了淮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淮阳县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城、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园林城、省级卫生城、省级生态县、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美小城、全球华人向往的中国十大根亲文化圣地等。太昊陵景点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企业。淮阳龙湖被确定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

确立旅游发展理念。明确一个旅游主题形象,即“羲皇故都、水城淮阳”,打造“中华朝祖圣地、中国休闲福地、国学文化源地”三张名片。围绕一个核心目标,即打造全省有地位、全国有影响、全球有知名度的文化旅游城市。把握一个工作基调,即按照“东景西城”规划城市布局和“新城有新景、古城有古韵”要求,扎实稳妥推进古城建设。守住一条建设底线,即无论龙湖怎样开发,其水域面积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湖水质量只能改善、不能下降。

完善旅游发展机制。成立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旅游发展领导小组,推行旅游产业一体化管理,实行“旅政合一”的大部门管理体制。强化政府主导机制,加强引导和扶持,设立1500万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逐年递增。清理涉旅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及经营服务性收费,公开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减轻旅游企业负担。对符合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的企业,按规定给予政策扶持,营造有利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

打造旅游发展平台。以伏羲文化为主题,积极培育寻根祭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节庆旅游、乡村旅游等特色旅游产业,加快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成功举办五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参展省份扩大到13个省,升格为国家级文化活动。推动太昊陵旅游区品质提升,积极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通过旅游推介、招商引资等举措,积极推进旅游大项目建设。东方神话游乐园、龙湖南北码头和龙湖音乐喷泉等项目已经建成并投用;龙都文化乐园、国际易学文化研究应用中心、“望台烟雨”财富岛、城市主题森林公园——梅园等项目正在强力推进;中华姓氏博物院等项目即将开工;包公祠、钓鱼岛等一批新景点已完成策划包装,正在对接招商,力争通过不断努力,使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0%以上,真正实现从“来烧香”到“来旅游”再到“来度假”的根本转变。

产业集聚提质增效

五年来,淮阳县产业集聚区这座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的产业新城,目前已经建成10.2平方公里,形成了工业北大道、腾飞路、工业中大道、工业二路、工业三路、工业四路、工业六路等横纵交织的道路框架;入驻企业10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9家;初步形成了塑料制品、电器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食品加工、服装纺织两大辅助产业。2014年,淮阳县产业集聚区工业总产值180亿元,增幅23%;增加值42.8亿元,增幅16.3%。2015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125亿元,增长23%;增加值28.7亿元,同比增长17%,从业人员45000多人。今年4月,该产业集聚区成功晋级河南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

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在全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指数综合排序中,淮阳县产业集聚区2013年居94位,2014年居88位、全市排名第2位。目前,该产业集聚区拥有世界500强战略合作伙伴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2家、参与全国行业标准制定单位4家;拥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实验室和河南省热塑性塑料管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市级研发(工程技术)中心10个、市长质量奖和县长质量奖项目各1个,以及各类专利260多项;拥有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1个、三等奖2个;拥有省级名牌16个、著名商标11个。

2015年1月淮阳县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河南省知名品牌示范区(试点),6月通过了河南省新型产业示范基地验收复核。

两大产业产品国内领先。集聚区内塑料制品产业有50多家生产企业,年产值达40亿元,产品包括PE、PVC管材管件生产、农用地膜、塑料编织等,代表企业河南联塑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南银丰塑业是河南省百高企业,区内已建成省级塑料制品检测中心,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在全省和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淮阳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河南省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基地。以北京博瑞莱、平康电气为代表的装备制造是区内第二大产业,产品包括智能型调压调容变压器、智能型预装式变电站、智能型永磁真空断路器、高低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和配电运行管理系统五大类,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已获得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46项,部分产品被授予河南省科技进步奖。

提质转型全市出经验。近3年来,淮阳县产业集聚区通过整体转让购买、同类产业嫁接、主导产业植入、项目改良升级四种途径,整合资源,盘活闲置土地和闲置厂房。截至2015年11月,累积盘活企业23家,盘活闲置土地634.51亩,盘活现有厂房、办公楼面积12.6万平方米;盘活闲置土地新建办公和生产性用房19万平方米,增加投资15.7亿元,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走出了一条产业集聚区节约集约发展之路。全县纳税超百万的工业企业由2012年的7家发展到2014年的20家。

四项制度夯实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两年前,淮阳县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方面作出了新探索,积极搭建平台和载体,全力推进四项基础制度建设,有效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推进乡镇群众工作中心建设。按照涉农站所全入驻、服务内容全公开、受理事项全程办、工作过程全监督的“四全”要求,投资2000多万元在18个乡镇建立了群众工作中心,乡镇群众工作中心集民主科学决策、矛盾调解化解、便民服务和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四种功能于一体,成了“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的有效平台。同时,县里成立了民生热线服务中心,24小时接听群众诉求。针对民生热点问题追踪问效,促进相关部门提高工作效率,转变工作作风。

实行矛盾纠纷化解“一线”工作法。对社会矛盾纠纷一线征求民意、一线排查化解、一线填单走访、一线处访代理、一线包案办理、一线研判会商,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工作要求和村乡县矛盾化解“四四二”(村、乡、县矛盾化解各占40%、40%、20%))信访工作目标。推行信访一线工作法以来,全县信访形势明显好转,整体上实现了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无序上访向依法治访转变、由治标向标本兼治的转变。

推行“村务日”制度。结合农村实际,把每月农历初六、十六、二十六,作为全县农村“村务日”。每逢“村务日”,县直单位下基层包村干部、乡镇包村干部、一村一警人员分别到全县467个行政村和村“三委”班子全体成员在村级活动场所一起“有事说事、民主议事、集中办事”。同时,根据需要邀请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参加。由于“村务日”时间固定,研究事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调动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2015年7月2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实地察看白楼镇群众工作中心后,亲自参加了白楼镇于庄村的“村务日”活动,对淮阳县群众工作中心建设及“村务日”制度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对淮阳县近年来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淮阳稳住了,上路了,到了大发展的时候了。

和谐淮阳风清气正

没有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干事创业就无从谈起。近年来,淮阳县以“依法治县”为抓手,以建设平安淮阳为目标,抓基层、打基础,为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驾护航,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平安建设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在今年全市表彰的12个见义勇为先进典型中,淮阳占了5个。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受到国务院表彰。

开创了安全生产局面。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投入大量资金,推进了鲁台镇41家烟花爆竹企业全部退出,或转移到外地生产,彻底告别了带血的GDP。

构筑了平安建设防控网络。投资2000多万元购买了移动警务车等执法装备。投资1.1亿元在全县建设了社会治安视频监控天网,全县18个乡镇467个行政村2000多个自然村的主要路段、重点部位和重点场所,共安装8000多个高清监控摄像头,平均一个自然村4个监控点,真正实现视频监控的全时段全地域无缝隙覆盖。深入开展社会治安严打整治行动,平安建设打了翻身仗,平安指数2014年在全省上升21个位次。

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和监管,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和孝子孝媳评选等活动,涌现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范民兵干部郑春光,最美党员老奶奶彭秀英,中国好人邓运洪、李德彬,最美白衣天使郑雅雪等一批英模人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培训,每月开展一次干部大讲堂活动,对科级干部分5批组织赴昆山学习,提升了干部素质。继续叫响“谁为淮阳做贡献、淮阳人民尊重谁”的口号,坚持“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用人理念,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调动了全县干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淮阳:务实重干气象新》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huaiyang/295493.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