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14 12:46 我要投稿
现在手工绣花缝制布老虎,费时销量又小,是布老虎中的奢侈品。
嬗变
布老虎不再单一是人类关于图腾的记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它被赋予了一个新的使命——产业.
远古图腾VS崭新产业
上世纪80年代的布老虎,布料为手工棉布,填充物为稻糠锯末,图案是手工绘上的。
雷智超在家里用样板精心地裁片
制作
身为布老虎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雷智超懂得制作工序中“认真细致”的分量。
布老虎VS不马虎
身为布老虎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雷智超懂得制作工序中“认真细致”的分量。
儿子得到妈妈刚买的布老虎,好开心
大河报讯 熟练地转动手腕,一把大剪刀蜿蜒起伏,一会儿工夫,一张布老虎造型就活灵活现地出现眼前。尽管打小就学习这种手艺,但54岁的周口淮阳农民雷智超依然专心致志,不敢有一丝马虎。身为布老虎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雷智超懂得制作工序中“认真细致”的分量。
全国有多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布老虎,雷智超手里的叫做“淮阳布老虎”。这种传承了千年的工艺,虽然历经岁月蹉跎和风雨洗礼,但它依然焕发出独有的勃勃生机。如今的淮阳县,布老虎不再单一是人类关于图腾的记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它被赋予了一个新的使命——产业。
拿雷智超的厂子为例,占地仅一亩,院落仅一处,但一年却可创造出数十万元的产值,轻松“养活”了附近20多名农民工人。
人们之所以喜爱布老虎,是因为它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相传在原始社会,风雷闪电,猛兽出没,强大的老虎被人们看作是世界上的强者,并被当作生命保护神和繁衍生育之神。对虎图腾的崇拜,渐渐融入到人类生活当中。布老虎,就成了虎图腾的化身。
在雷智超的记忆里,近几十年来布老虎的变革可以分为3个阶段:最早是上世纪80年代,纯手工制作,布囊里的填充物为锯末,老虎造型是直接画上去的;2000年前后,出现了机械化,裁布可以使用机器,而老虎造型是绣上去的;这两年,填充物换成了新型环保的珍珠棉,这种工业造棉弹性柔韧,使布老虎的手感更加舒适。
虽然现在机械化制作基本已经普及,但手工制作却呈现出了回归趋势。像雷智超这样的熟练技工,一天最多只能制作一只纯手工布老虎。“染布、裁剪、造型……工序有六七十道,很复杂。”雷智超说,这样一只布老虎的售价,在400元左右。
虽然时代在发展,但雷智超并不担心布老虎这门手艺会断了。一场春雨过后的古城淮阳空气清新,雷智超的心情舒畅,他颇为自豪地说,自己26岁的儿子雷卓亚已掌握了布老虎制作手艺,目前就在厂里做工。
“现在,我设计的布老虎已有几十种造型,好看得很。”站在厂子里摆弄着亲手缝制的布老虎,他咧嘴一笑,皓齿在有些黝黑的脸庞上划出一道风景线。
《淮阳布老虎不老的传奇》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huaiyang/35369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