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16 10:00 我要投稿
据淮阳县委宣传部消息,“本属于村民集体的坑塘,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村干部承包给个人了。”8月10日,在淮阳县白楼镇金陈行政村,一些村民向来访的记者诉说着“1.999亩组集体坑塘”失而复得的来龙去脉。
据了解,针对这起私自将组集体坑塘承包给个人、损害群众利益的基层干部“微腐败”行为,该县及时启动“微权四化”廉政机制,对照权力清单化、履职程序化、监督科技化、问责常态化要求,进行了严厉问责,责任人受了处分,事情得以纠正。
如何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最大限度地便民、为民、惠民?在淮阳,围绕基层基础建设,该县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拓展平台抓手,转变了干部作风,基层党风政风清朗一新。
“现在县里实行‘微权四化’,盯紧基层‘微权利’,让‘微腐败’无处藏身,村干部也更认真履职了!”金陈行政村有着48年党龄的退休教师陈加华说起目前的变化,赞不绝口。
走访中,记者在白楼镇群众工作中心看到有来办证的,也有咨询的,人来人往、井然有序。“这个大厅很方便,环境好、办事快,一个地方全解决了!”,该镇陶河行政村村民孙少忠满意地说,短短几分钟他就办好了自己的养老保险手续。
“县里有民生热线,乡里有群众工作中心,村里有逢六‘村务日’,现在有啥诉求、有啥事情,办起来方便极了!”和孙少忠一样,陈加华也有同样的感受,“村里大事小情让群众参与,就连谁吃低保都要在‘村务日’上晒一晒,让群众说了算。”
陈加华、孙少忠所描述的可喜变化,是淮阳县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打造便民为民服务型政府的一个真实缩影,也是该县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创新社会治理的生动写照。
记者辗转来到该县王店乡祝寨村,说起现在治安状况,村民祝大爷告诉记者,“比起以前,现在村里、村外都很安全!此前,谁家有摩托车、粮食之类的东西时有被盗。但现在就算养的牛羊自己走失了,也能找到。”
这是该县投入1.2亿元打造的社会治安视频监控“天网”工程带来的显著变化。8500多个高清摄像头覆盖了全县21个乡镇和所有街道办、自然村的主要交通要道、重要部位和案件高发区域。
邻里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难免会有个啥矛盾纠纷,不及时调处化解,往往由小酿大,演化为更大冲突。
淮阳县以信访“一线工作法”为抓手,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群众跑腿为干部跑腿,一线征求民意、一线排查化解、一线填单走访、一线处访代理、一线包案办理、一线研判会商,围绕群众呼声早知道、潜伏矛盾早发现、信访问题早处理的宗旨,及时为群众纾难解困。
“大热天,县乡干部一趟趟的跑,为俺两家解开了‘心头结’,更没想到的是,多年的烦心事不到两周就解决了!”在王店乡刘庄村,一度要大打出手的隔邻两家人,如今再度和好如初,言语之间充满感激。
如今,在淮阳,像这样的显著变化,已经成为该县各乡、村的常态。
“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基础,关键在把握和适应新时代群众的新需求,创新性地做好群众工作,维护好群众利益。”淮阳县委书记马明超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百姓需求至上的服务理念,不断探索改进,创新惠民的基层治理模式,最大限度的为群众谋福祉。”
《淮阳:创新基层治理让群众更舒心》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huaiyang/45281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