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两家的危房改造申请就是在‘村务日’那天批下来的。”日前,
河南省
淮阳县朱集乡杜埠口村民杜有雪和杜有品,向记者说起“村务日”来,仍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现在更方便了,有啥事不出村就能办好。”作风建设无止境,服务群众无穷期。如今,在淮阳县,一项名为“村务日”的制度探索受到群众点赞。近年来,淮阳县以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探索创新,着力构建了乡镇群众工作中心和农村逢六“村务日”两个平台,全面提升了群众便民服务效能,打通了为民惠民“最后一公里”,实现了便民服务“零距离”,确保了全县
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和群众的安居乐业。如何让基层制度建设真正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继乡乡建成了群众工作中心之后,淮阳今年又在全县467个行政村推行“村务日”制度,让村民做主,集中商议解决自己村里大事小情。结合农村习俗,该县把每月农历初六、十六、廿六作为全县农村“村务日”,在村级活动场所“有事说事、集中办事”。每逢“村务日”,县直单位、乡镇包村干部和包村民警进到村里,村“两委”成员全部到场,并邀请无职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参加,集中议事办事。在朱集乡杜埠口“村务日”当天,杜有雪、杜有品危房改造申请等事项经商议得到妥善解决;曹学林和曹学志之间多年的宅基纠纷经劝导后成功化解;村里安全饮水配套资金收取方案,在各方监督下一致通过……在郑集乡火神庙村“村务日”上,群众反映的村里路灯不亮、下水道排水不畅等问题均得到解决。关注度高的低保名单张榜公布,当众一一“过滤”。“‘村务日’是办给咱老百姓的,便民利民。”火神庙村村民李伟说。“通过‘村务日’,村里事务商议让群众参与,决策流程让群众明白,执行情况让群众监督,群众疑虑消除了,心情顺畅了,对干部也更信任了。”杜埠口村党支部书记杜有礼说。为帮助农民将种植业遇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上级开展了种植业农业
保险,政府拿保费的大头,农民拿小头。在于庄村“村务日”活动中,他们专门请来专业人员对村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讲解政策,回答大家的提问。专业人员说:“种植玉米保费每亩20元,其中政府拿80%,农民拿20%,即农民只需缴4元。”大家现场了解政策后,不到10天时间,全村2000亩玉米90%都上了保险。掀开于庄村“村务日”记录簿,记者看到上面清楚地记录着:群众代表评议出10家危房改造户,村干部为老、弱、病、残人员代理事项18件,调处化解矛盾纠纷8件,商议推进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农业种植保险等事宜。按照规定,“村务日”工作主要有六项:传达学习上级党委、政府主要精神;研究村内重要事项,包括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的兴办及筹资筹劳和建设承包,村民意见较为集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等;办理村民需要服务的事项或需向上级申报事项的代办;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并建立台账;开展矛盾纠纷调处;研究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等。“我们设立‘村务日’,意在倒逼干部主动履职尽责,培养群众主动参与村里事务意识,使干部和群众沟通空间上‘零距离’,时间上‘快速度’,服务上‘无死角’,打造一个务实、高效、便捷的作风改进平台和便民服务桥梁。”淮阳县委书记马明超说。截至目前,淮阳县“村务日”共研究处理村内事项3400多件,为群众代办事项5000余件,排查不稳定因素200多个,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00多起,预防纠正基层党员干部违规违纪问题30多件。
《淮阳“村务日”搭建“便民桥”》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huaiyang/465003.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