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11 09:37 我要投稿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是基于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人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而建立的一种特殊检察制度,是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9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十三五”时期检察工作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部署未来五年检察工作。《纲要》对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体系和业务类别,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指明了方向。《纲要》要求,准确把握未成年人司法规律和发展方向,以专业化建设为基础,以规范化建设为保障,以社会化配套体系建设为支撑,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体系和业务类别,完善中国特色未成年人检察制度。
另外,最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对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方针、原则、各个诉讼环节的特别程序作出规定,体现了进一步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提供了程序保障,同时为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提供回归社会的机会和继续发展的空间。
河南淮阳是伏羲故里,人口130多万,在校中小学生20多万。淮阳县人民检察院于2013年4月设立未检科以来,在检察长严新爱的指导部署下,认真落实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积极探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思路和方法,未检工作成绩连年提高,案件和涉案人数大幅减少。2013至2015年,未成年人捕后轻刑判决率从2014年的46%降为0。校园犯罪从2014年至今实现零发案,有效遏制了校园犯罪高发态势,维护了正常的校园秩序,为青少年学生营造了健康的学习成长环境。作为多次荣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称号的淮阳县人民检察院,在未检工作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探索出了一套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典型做法。
检察牵头,多方参与,密织社会治理防护网
淮阳县人民检察院有着光荣的传统。恢复建院以来,工作上敢于创新,在诸多业务上先行先试,多次被表彰,成为获得最高检表彰最多的基层检察院之一,其典型做法在河南乃至全国进行推广。2012年至今,在现任检察长严新爱的带领下,淮阳检察在系统中再获殊荣,尤其在落实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成绩卓著。三年来,该院未检科受理批捕71案113人,起诉44案72人,作相对不起诉3案3人,作附条件不起诉5案5人。实施捕前帮教51人次,捕后帮教30人次,开展社会调查79人次,安排亲情会见53人次,心理疏导24人次,案件回访43次,挽救失足少年110余人。在82所中小学校开展法制教育讲座83场,巡展“阳光少年,快乐人生”预防犯罪挂图33次,在有条件的14所中学放映微电影,宣传教育覆盖全县19个乡镇、场,惠及357所学校21万多学生。
“暖心工程”是淮阳县人民检察院在未检工作中探索出的以预防和帮教为主的一套工作方法。以每一个案件为抓手,实施跟踪帮教,双向延伸。往上延伸至研判案件的发案原因,掌握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生活环境,心路历程,从源头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预防疏导工作;往下延伸至刑罚执行完毕后的社会回归,由淮阳检察院未检科牵头,协调社区、企业等多方主体,建立技能培训基地,使他们学到一技之长,实现正常就业。
深入农村
在检察长严新爱看来,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短板,社会治理的漏洞是导致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就要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治理方面同时着手。在淮阳县,对于多数家庭来说,孩子由年迈老人照顾,只能顾及日常起居,对于孩子的安全和法制教育几乎为零,检察院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农村,协调当地村委会等集体组织,对老年人开展简单有效的培训,填补未成年人家庭法制安全教育的“空白”。此外,在全县357所学校持续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册,讲解典型案例,举办法制讲座,开展互动游戏等方法,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宣传,促进青少年学生养成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同时,协调公安机关,文化执法部门、街道社区、志愿者队伍等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净化孩子学习生活空间。在淮阳县人民检察院的主导下,形成了对未成年人保护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多层级、全覆盖的紧密“防护网”。
精准帮教,专业化心理干预,助力失足孩子回归社会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有着特殊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模式,每一个失足少年的家庭环境也不尽相同,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帮教也体现在精准和专业上。精准帮教,对每一个失足未成年人的家庭环境、心理特征,犯罪动机进行充分研判,有针对性的“开药方”,开展“人性化、个性化”办案,以理服人,用心感化,以期让其自觉醒悟和悔过,实现心灵忏悔。帮教贯穿诉讼全过程,拓展帮教范围,对失足未成年人“管到底”。依托检察院建立的技能培训基地,教育失足未成年人要自立、自强,助其学有所成,实现正常就业,回归社会。
专业才能更高效。淮阳县人民检察院在帮教中,探索将心理分析、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引入未检工作,强化心理矫正,帮教工作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为适应工作需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疏导能力和心理咨询水平,未检科三名检察干警利用空闲时间,先后通过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并将所学运用于工作实践,效果良好。
先行先试,淮阳检察司法联席会议雏形初现
2016年6月8日,河南省检察机关公诉暨未检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针对近年来未成年人的伤害案件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断发生的情况,要落实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程序,建立健全检察机关委托社区矫正机构、司法社工组织等开展社会调查工作机制,推动建立公检法司四个单位犯罪记录封存衔接配合机制,重点抓好“法治进校园”、打击“校园暴力”、农村留守儿童司法保护等专项活动,不断提升未检工作水平。随后,周口市检察机关公诉暨未检工作会议在淮阳召开,学习贯彻全省检察机关公诉暨未检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部署安排下半年的工作。
淮阳县人民检察院未检工作成绩突出。三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连续大幅降低,校园犯罪连续两年实现零发案。2014年,淮阳县人民检察院被最高检荣记“集体一等功”。检察长亲自挂帅,探索出了一套未检工作的新思路,逐渐形成了以“检察牵头,多方参与”独具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联动协调机制。淮阳县人民检察院协调联系教育、公安、共青团、妇联、民政、街道社区以及社会慈善机构等部门和单位,做好信息共享,提前介入,有效预防,精准帮教等工作,全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不断创新对失足未成年人的帮教工作,完善有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沟通协调机制。这与最高检不久前发布的《“十三五”时期检察工作发展规划纲要》高度一致,淮阳检察未成年人司法联席会议制度架构明显,雏形初现,有望实现该院未检工作的再次提升。
《淮阳未检工作司法联席的先行探索》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huaiyang/46773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