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属于村集体的坑塘,在村民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村干部承包给个人了。在
淮阳县白楼镇金陈村,村民们对“1.999亩集体坑塘”失而复得的过程记忆犹新。
针对这起基层“微腐败”事件,县里及时启动“微权四化”廉政机制,对照权力清单化、履职程序化、监督科技化、问责常态化要求,责任人受到处分,事情得以纠正。
“‘微权四化’盯紧基层‘微权力’,让‘微腐败’无处藏身,让村干部行事不再任性!”对此,金陈村有着48年党龄的退休教师陈加华评价道。
围绕基层基础建设,淮阳县创新
社会治理方式,拓展平台抓手,基层党风政风清朗一新。
“微权四化”狠刹群众身边“微腐败”。该县针对群众的期盼关切,把村干部办理的低保、危改、五保、救灾救济等10项事务逐一列出权力清单,细化履职程序,监督问责到人,实现“村级四无”,即清单之外无权力、程序履行无任性、监督之内无盲区、追究问责无特例。
干部办事不任性,便民为民要当先。
根据农村风俗,全县467个行政村推行逢六“村务日”,坚持让群众有事说事、民主议事、集中办事,倒逼干部主动履职尽责。
“通过‘村务日’,村里事情让群众参与,决策流程让群众明白,执行情况让群众监督,群众心气顺了,咱干部也有威信了。”祝寨村党支部书记祝乃星说。
提起乡镇职能站所,可谓权力不大,影响不小。“过去办事不知该找谁,找到门找不着人。费时、费力不说,还办不成事,让人窝心。”这是很多群众的感受。
针对群众办事不便、干部责任心不强问题,全县18个乡镇全部建起了群众工作中心,实行涉农站所全入驻,服务内容全公开,工作过程全监督。“现在进一扇门、办多件事,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跑冤枉路了!”在白楼镇群众工作中心办事大厅,村民孙少忠短短几分钟就办好了养老
保险手续。
邻里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难免会出现矛盾纠纷,不及时调处化解,往往由小酿大,演化为更大冲突。
全县以信访“一线工作法”为抓手,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一线征求民意、一线排查化解、一线研判会商、一线处访代理、一线包案办理,群众呼声早知道、潜伏矛盾早发现、信访问题早处理,及时为群众纾难解困,增强了基层凝聚力。
“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基础,关键在把握和适应新时代群众的新需求,创新性地做好群众工作,维护好群众利益。”淮阳县委书记马明超说。
《淮阳县基层治理增强凝聚力》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huaiyang/476847.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