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周口新闻 > 龙都周口 >

养胸豪气入栗尾---张万功书法艺术印象

[摘要]书法作为中国汉字的特有艺术,经过自甲骨以降于今几千年的历史冶炼,千姿百态,诸体纷呈。大篆的刚劲,小篆的秀美,隶书的沉稳,草书的飞扬,楷书的方正,皆以字体的独质而自立于书林,各成陶冶中华民族情操之不同风味之养料。晋书的风韵;唐书的法度;宋书...

  




      书法作为中国汉字的特有艺术,经过自甲骨以降于今几千年的历史冶炼,千姿百态,诸体纷呈。大篆的刚劲,小篆的秀美,隶书的沉稳,草书的飞扬,楷书的方正,皆以字体的独质而自立于书林,各成陶冶中华民族情操之不同风味之养料。晋书的风韵;唐书的法度;宋书的意趣,可谓青史代有书艺出,标新立异书林间。就书法发展史而言,有以书法名世者,亦有书法大成佚名者,诸如隶魏碑刻至今不知何人所写矣。有书法豪放者,亦有书法婉约者,如唐怀素的龙飞凤舞,赵孟頫的珠圆玉润等,“近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皆不同。”不同的书法风格,給人各殊的艺术享受:婉约的书体,观其如迷雾散去而得青山,使人心娴胸静;豪放的书体,赏其若大海临风而现惊龙,使人血喷脉张。走近张君万功先生的书法,无疑属于豪放者流。他的作品多以六尺、八尺、丈二、丈六为多。其内容除自己创作的诗词外,书写古今诗词多为豪放一类。在书法创作时,把宣纸铺在地上,用长锋笔挥洒。落笔之前,根据书写内容,作品意蕴,小稿建构,成熟于胸,一旦开写,笔飞墨舞,一气呵成。一幅丈六匹的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字大盈尺,奔腾跳跃,行气凛然,墨晕苍茫,把伟人江山入怀,叱咤风云的气魄尽显纸上。引人如入山舞银蛇,江山多娇之圣境。 河南省文联原主席王怀让先生在《张万功书法诗词集》的序言中曾道:“他的字中有颜,颜的浑厚;有柳,柳的飘逸;有欧,欧的大气;有赵,赵的秀美。当然还有别的,譬如说二王的天成之势,譬如说怀素的天然之势,甚至还有岳飞的飞动飞扬和飞天之势,甚至还有毛泽东的奔腾奔流和奔泻之势。”或许缘于王怀让先生出于诗人的笔法,对张万功的书法夸张有过,那么,深圳书法学院原教授、周口书法家协会原主席,长期在中国传统书法艺海中浸润,深得中国书法三昧的张云生先生也说他“下笔有胆,跌宕提按,洒脱淋漓,一股不可遏然的气势,跃然纸上,使人感受到他那大刀阔斧,质朴雄强的书风”。笔者有幸欣赏万功先生获得“纪念《兰亭集序》发表一千六百六十周年书法创作大赛”金奖的作品,直觉雄风扑面而来,行如飞瀑喷流,倾泻而下;字如奔雷堕石,峻峭穿插;满幅烟云缭绕。少见八尺榜书“龙”字,硕笔挥就,力能扛鼎,近观,大气磅薄;远观,苍龙欲出。其用笔之苍茫,之雄浑,之敦厚,非有宽博之胸怀和入木三分的笔力实难为也。

  书法之于我,不但乐于欣赏,而且喜欢追根求源,对其真谛,虽难窥其堂奥,也可以说略知一二。书法风格的婉约或豪放,根源于书者的学养、秉性和胸怀,还有书者对事物的感知。张万功先生之所以敢遣豪放入栗尾,在于他的学养和阅历。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喜欢读书,研读了许多古今诗词文章,结集出版了《张万功书法诗词集》《沉醉与飞扬》,楚辞、乐府、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的不少名篇了熟于胸。他通过《古文观止》《今文观止》和古今哲人交流。他喜欢屈原的坚贞,李白的豪荡,毛泽东的雄强。知识的积累,伟人的榜样,使他养得荡胸浩气。尤其在基层二十多年摸爬滚打,风风雨雨,使他磨练出了敢对长天,亲对百姓的坦诚和坚韧。这是他书法豪放的精神底蕴。兴之所来,展纸放毫,不囿于一点一画的得失,追求大开大合的疼快淋漓。他喜欢书法,首先是受“字是人的门面”的诱惑,进而理解书法是陶冶情操、抒发情感的平台和艺术形式。他用心血和墨,书写人生的喜怒哀乐悲,酸甜苦辣咸。为了书法的登堂入室,他不仅早练晚习,以增笔力,更多的是他用大量的时间读帖。读甲骨而悟坚强;读《兰亭集序》而汲韵美;读“自叙帖”而得狂放;读《松风阁》而解逸博。他在书法艺术具体而又抽象的时空里,反复求索线条的律动,韵味的变化,墨色的浓淡,章法的跌宕,抒其意而不追其形,求其神而不追其质。这可为他的书法基本底色。

  和万功先生谈书法,独得其感受。他说: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作为中国艺术的一个品种,基于汉字的基础,又高于汉字之上。它的灵魂是创新;它的底蕴是文化;它的姿势是律动;它的法则是平衡;它的要求是质美;他的创作是率意。所谓书法家,首先必须是文化大家。既需有深厚的文化素养,能见景生情,诗文既出,又需有独到的书写技能,汲古鼎新,自成方圆。二者得兼,方可誉为书法家。中国历史上的二王、二张、颜、欧、赵、苏、黄、米、蔡等莫不如此。书法史上有名的三大行书《兰亭集序》、《祭侄稿》、《寒食帖》,无不是书家即兴之作。现在,改革大潮波翻浪涌,不但激活了经济,也复苏了各种艺术。书法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摆到重要位置,层层建书协,培养出批批书法人才,商品法则的引入,又衍生了一些颓废,有的人不知有汉,侈谈魏晋,字无百日之功,却自冠名家,倾仪孔方,胡乱涂鸦,其丑污目,这是书法交响中的杂音。他说“学书入道贵心仪,墨池笔冢练功力。写字百日终觉浅,栗尾千秃窥书机。胸纳万卷品王韵,浪卷千重悟张旭。推陈出新非随意,铁杵成针出新奇”。基于诗中认识,他认为书法创作应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书卷气”原则。一个书法家要在历史上留下脚印,一定要有丰厚的文化积淀,也要有自己的东西。如果只会抄写唐诗宋词,字写的再好,那只能称为写字匠,或是残缺的书法家。书卷气不是写出来的,是读书养出来的。是一个书法家文化内涵的自然流露。“读书破万卷,下笔泣鬼神。”不但对写作适应,也适用于书法创作。二是大美原则。所谓大美,简言是雅俗共赏。阳春白雪赏其高雅,下里巴人喜其悦目。书法作品的优劣,不在于是谁写的,而在这幅作品能不能赏心悦目,或触及人的心灵深处,观之使人心通气达,使人引起共鸣。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不但内容适宜,还要有适合内容的表现形式。如果在欢天喜地的纷围内,挂一幅“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显然是不合适的。有的内容是非狂草书不能表现其精神的。苏轼的“大江东去”用小楷,无论如何是不能尽表词义的。他说,现在有一种“頼”体书法,打着创新的旗帜,把字涂得歪歪斜斜,甚至把字进行肢解,美其名曰是创新,实际上这种一种不愿意坐冷板凳,又想尽快出成果,急功近利的表现。中国传统书法有自己独到的美学法则,学习书法要有敬畏心,要耐得住寂寞和清静,要真正深入进去,下苦功夫揣摸要领真蒂,才能登堂入室,尽享书法峰峦的无限风光。

  书法批评,是提高书法学习创作水平的一种极好措施。通过书法批评,肯定值得肯定的,指出批评者认为存在的问题,书法创作也和其他领域一样,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庐山中”的困惑。从哲学的真理观来看,一切事物没有尽善尽美的,书法创作亦是如此。我们常说“颜筋柳骨”,在赞扬颜体和柳字的同时,恰恰从另一个角度,批评颜体缺骨,柳体少筋。现在的书法批评,说优点的多,指问题的少。对某个人的书法批评,没批没评,变成了表扬书,动不动就是深得二王神韵,达到书法的高峰。有一本《书法门诊室》,敢于对当今书坛诸大家的作品品头评足,就非常之好。对此张万功先生深表赞同。他说自己的书法,从某种意义说不能称之书法,只是把字写出了自己的一些个性。书法的表达为法书或更准确一些。从严格意义上说,书写者在学习创作变法基础上,形成自己风格的作品,成为后学者的临习范本,经久留传,历久弥新,这样的作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当然,我们也不能苛求,每一个人的书法作品,都能成为范本,只是要求尽可能好一些。他一再嘱咐不要把他的字说得天湖乱坠,自己只是书法业余爱好者,虽然从上学开始到现在,一直不间断地练习,并不是专心致志,缺乏在名师指导下的系统训练,就自己喜欢的草书创作,有的能瞒人眼,有的就缺乏张力,尤其是点的顿挫,线的穿插,墨的干枯,行的顾盼,气的通达,还不能达到从自由王国到必然王国的飞跃。必须能尽努力读练,以达使自己满意,然后使喜欢自己书法的朋友满意。

  书法达到什么层度,才可以称为书法家,难有规范的尺度,历史的书法家可能是公认原则。中国历史上的书法家,几千年来并不多,可谓是寥若晨星。而历史上的书法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建树。每一个人都是一座书法的高峰。现在的书法家界定,可能是以参加那一级书协为标准。张万功先生经常戏诩自己是民办书法者。因为字写得多啦,就有人不断索要,来者不拒,他的书法作品也就不断的飞往各地。偶尔参加一些书法公益活动,也挣的一些荣誉。他的作品陆续获得“全国首届书法才情大赛”奖、“全国首届毛泽东诗词大赛”金奖、“纪念《兰亭集序》发表一千六百六十周年创作大赛”金奖。有些书法作品在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播出,有些还被印成邮票和明信片。去年曾被邀请参加“中国国际集邮网”召开的“马”年邮票首发式,获“当代书法名家”荣誉称号。其榜书八尺“龙”字被甘肃“龙文化园”收藏,并收入《古今龙字书法大典》。还曾被《中国书画报》公布为“中国书画百杰”。因为书法和写作成就,他先后被吸收为“中国名人书画委员会”委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全国职工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对此他并以为然。他说:这些多是浮名,由于各种因素所致,和文化氛围的不同,当代的书法家,甚至大名的鼎鼎书法家,也难和古代的书法家相提并论。只有不为浮名所困,不为既得利益所缚,把书法学习当作一种有益身心的乐趣,才能不断有所进步,有所收获。我们期盼倾听着张万功先生在书法领域跋涉脚步声,不停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行。(张广起)


《养胸豪气入栗尾---张万功书法艺术印象》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longdu/18492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