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8-04 09:59 我要投稿
大河网讯 7月31日晚,“中国曲艺之乡”授牌仪式暨中国曲艺牡丹奖艺术团送欢笑惠民演出在沈丘县综合健身馆隆重举行。中国曲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黄群向沈丘县授牌。据悉,全国现有“中国曲艺之乡”48个,沈丘县是周口市惟一获此称号的县(市),是全省获此殊荣两个县之一。河南省文联副主席张剑锋、河南省曲协副主席鲁银海参加授牌仪式。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中共沈丘县委、沈丘县人民政府承办。在随后举行的中国曲艺牡丹奖艺术团送欢笑惠民演出中,沈丘县曲艺工作者和我国著名小品表演艺术家郭达、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李建华、陈寒柏、王敏,和我省相声表演艺术家范军等众多知名演员同台表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歌曲、相声、小品、数来宝、手影戏、含灯大鼓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沈丘县于2014年3月启动了争创“中国曲艺之乡”活动。对沙河大鼓、小铙等地方性曲种传承保护措施有力。2015年3月19日,中国曲艺家协会专家考察组对沈丘县“中国曲艺之乡”创建活动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科学评估。通过走访、观摩、召开座谈会,专家组一致认为,沈丘县群众性曲艺活动蓬勃开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符合“中国曲艺之乡”评定的相关规定和标准。根据专家考察组意见,经中国曲艺家协会研究报中国文联批准,决定授予沈丘县“中国曲艺之乡”称号。
沈丘的曲艺艺术历史渊源久远,可以上溯400年左右。自明末清初以来,沈丘境内流传的曲艺形式有道情、评书、沙河大鼓、小铙、坠子等;解放后又传入了快板书、山东快书、相声、琴书等形式。近年来,在沈丘县委宣传部、县文联、文化局的积极推动和帮助下,沈丘县曲协选择特有的曲艺门类,整理资料、建立保护方案,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小铙被宣布为沈丘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子友为代表性传人;2013年沙河大鼓被宣布为沈丘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振山为代表性传人。新老曲艺家们自编自演的各类曲艺节目,组织举办多种书会、曲艺大赛、广场文化演出,把欢声笑语和文化惠民政策送到村村镇镇、千家万户、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广受欢迎。(苗海波)
《沈丘“中国曲艺之乡”授牌仪式举行》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longdu/21751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