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周口新闻 > 鹿邑县新闻 >

鹿邑县政府推荐申报“省级特色文化基地”

[摘要]周口新网讯:“东奔西走,要喝宋河好酒。”多少年来,因盛产“宋河美酒”而一直享誉全国的鹿邑县宋河镇,自今年5月份“百姓书场.大家乐”群众性民间曲艺娱乐节目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首批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群星奖”外,近日又传出喜讯,该县人民政府和...

周口新网讯:“东奔西走,要喝宋河好酒。”多少年来,因盛产“宋河美酒”而一直享誉全国的鹿邑县宋河镇,自今年5月份“百姓书场.大家乐”群众性民间曲艺娱乐节目被河南文化厅授予首批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群星奖”外,近日又传出喜讯,该县人民政府和文化局特向省委宣传部为其推荐申报了“省级特色文化基地”参选材料。

据7月3日的大河网报道,为推动我省特色文化基地创建活动深入广泛开展,我省将选取在书法、绘画、曲艺、杂技、魔术、民间文艺、民间工艺等方面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有影响的乡(镇)、村(社区),建立特色文化基地。此次首批“河南省特色文化基地”将命名10至20家,获选的基地,将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联合命名、授牌,并组织相关专家给予指导,帮助其做大做强。

笔者采访时了解到,宋河镇位于周口市鹿邑县东北部,东邻安徽省亳州市古井镇,于2009年经省政府批准由枣集镇更名为宋河镇。多年来,该镇以“宋河”美酒为代表的白酒产业和产品,形成了独特的“名酒之乡”; 以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更是为本地赢得了“传统文化之乡”的美誉。曾被评为“河南省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文化厅首届河南民间艺术展组织奖”等荣誉。

据宋河镇文化站站长桑党恩介绍,宋河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近年来该镇坚持建设三个文明为重点,积极挖掘整理丰富的民间文化遗存,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形成了丰富多彩、特色独具的民间文化。,建立了具有河南特色、有影响、有规模的宋河文化基地,在文化发展上充分发挥了自身资源优势,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业态。以豫东琴书、豫东大鼓、河南坠子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民间文艺项目被传承推广,走出宋河,惠及周边县市,并逐步形成品牌。今年5月份,有29名文艺骨干组建的“百姓书场.大家乐”群众性文艺娱乐节目,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首批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群星奖”;有百年以上传承历史、被称为豫东地区优秀民间布艺典型代表、300多名民间手工艺人、以手工制作虎头鞋、虎头帽生产为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初具规模,在首届河南省民间艺术展中,选送的虎头鞋、虎头帽荣获一等奖;今年6月,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展中,虎头鞋、虎头帽被作为会展招牌标志性图案,并且其产品不但在本地广为畅销,还远销到开封、桂林、杭州、北京等各大旅游名城;宋河书画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宋河书画和宋河书法作者作品走进京城,目前该镇已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5人,河南省农民书法家协会会员10人,业余书法爱好者已达千余人。

组成文化活动骨干队伍 。该镇注册成立了鹿邑县百姓书场曲艺文化艺术团,挖掘了全镇29名早期在县文化馆工作的曲艺前辈,早期公社时期的文艺宣传队曲艺人员和部分曲艺新秀,以镇文化站为阵地组建了“百姓书场·大家乐”演出队,节目有河南坠子、豫东大鼓、豫东琴书等,书场演员一边演唱,一边做好传、帮、带,保护、传承和发扬了我镇传统曲艺文化,演唱曲目以传统曲目和现代曲目相结合,以群众喜闻乐见为表演形式,同时还自编自演新曲目,宣传党的惠民好政策,讴歌美好新时代。新编的《夸夸咱河南人》、《河南媳妇孝公婆》、《计划生育就是好》、《拾金不昧》、《雷锋参军》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新曲目,让人们在享受曲艺文化艺术熏陶的同时,还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曲艺人员每月集会的农历初二、十二、二十二和初六、十六、二十六日在镇文化站义务为群众演出外,还以文化轻骑下基层,文化惠民送戏到偏僻村庄进行演出,年累计演出一百余场次。

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效益明显。宋河镇先后举办了“春满中原”大型曲艺文化周演出活动,赴鹿邑县老子广场曲艺文化演出活动和民间传统手工布艺展示、交流、销售和民俗表演活动,开展了“中国酒乡·宋河镇2012年辅仁杯诗酒书会及春联义写活动”和“丹青翰墨写盛世,文化宋河领风骚”北京翰墨书画院走进宋河镇联谊活动。宋河镇书法乘此东风如虎添翼,农民闲暇之余挥毫泼墨,设书院、办书展、销作品者已蔚然成风。新成立的鹿邑县李耳故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让宋河镇虎头鞋虎头帽民间布艺、书画艺术走上了市场化、产业化快速发展的路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非常明显。曲艺演出、虎头鞋虎头帽、书画作品销售年创造效益达1000多万元,其中每年仅在北京琉璃厂和潘家园两个文化市场就销售了宋河镇书画作品达500多万元。

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机制。该镇成立了特色文化产业领导小组,成立了“李耳故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百姓书场”曲艺文化演出团,建立健全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使特色文化资源进一步发展壮大。

开展活动文化,激发人人参与建设特色文化。该镇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的宋河艺术团、河南坠子、豫东琴书、豫东大鼓、虎头鞋虎头帽、书画艺术等组织,以及民间的锣鼓队、弦乐队、歌队等各种各样的文化载体,农民群众通过这些集体性质、合作性质的社会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各类文化活动,有效提高了全镇人民的集体观念及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促进了农村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李现理 桑党恩)


《鹿邑县政府推荐申报“省级特色文化基地”》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luyi/12853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网站编辑]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