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周口新闻 > 沈丘县新闻 >

领导干部要沉下去找规律

[摘要]领导干部要沉下去找规律 --- 沈丘局 王松喜 杨玉涛 近日,我认真阅读了《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一书,读后感悟很深。在中原经济区起步之时,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河南日报以“何平”名义,连续推出九篇大型政论 , 从“机遇”、“忧患”、“规...

领导干部要沉下去找规律

---沈丘局  王松喜  杨玉涛 

近日,我认真阅读了《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一书,读后感悟很深。在中原经济区起步之时,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河南日报以“何平”名义,连续推出九篇大型政论,从“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八个方面,全面、准确、系统地传达了省委建设中原、振兴河南的战略意图,深入地阐述了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把握的关键、遵循的原则、注意的问题等,展示了河南1亿多人民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铮铮誓言和理性思考,为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了一次较好的思想和舆论准备。

领导方式转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必须加以细化、深化,并内化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实现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何平九论” 从九个方面、九大重点,深挖领导方式的内涵,并逐一剖析、逐个阐述,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和转变的重点,交给了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一个又一个破解难题、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和必杀技。学习研读“何平九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放下官架、俯下腰来、蹲下身来、静下心来,到基层中去,到群众中去,在实践中发现规律、尊重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将自己打造成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引领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人民公仆、精兵强将。唯有如此,才是国之梁、党之幸、民之福。

一、领导干部对沉下去找规律要有深认识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它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顺者昌,逆者损。大革命时期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建国初期的“大跃进”和“文革”,我们都因偏离客观规律,危害深重,教训惨痛;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方针、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路线、确立科学发展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构想,我们因尊重规律、运用规律,走上了一条符合发展规律的康庄大道。“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是共产党人以血的代价换来的大经真理。

规律从何寻求?“群众心最明,百姓最知情。”人民群众是最高明的老师,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最丰富、最实际、最管用。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四议两公开”自治制度等等,这都是民间的创举、群众的发明。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可小看群众的聪明才智,不可低估群众的创造能力。人民群众是一切工作的主体,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我们必须充分依靠群众。这是我们党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群众工作路线的一条重要原则,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发扬。因此,党员干部要经常问政于民、问计于民,运用毛主席教给的方法,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满腔热忱、真心实意地向人民群众学习,吃透世情、国情、省情、市情、县情,将群众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研究转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找准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确保我们的工作决策更正确、工作方法更生动、工作方式更丰富。

    领导干部沉下去找规律是责任所系、事业所需、群众所盼、使命使然。“沉下去”描述的是一个动作,但这一动作显现的却是个人的党性觉悟、做官姿态、领导方法、处事方式和工作作风,关联的是干部形象、政党威信和国家兴亡。“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缚蛟龙。”领导干部沉下来找规律不但要眼到、心道,还要身到、力到。只有深下去,才能发现规律,把握规律。否则,双脚就会“踩空”,头脑就会“变空”,工作就会“抓空”。工作中,领导干部要以《一切按客观规律办》评论文章中描述的6位主人公形象作镜对照检查,深刻反省。只有真心蹲下来、沉下去,才可以更好地知民之所想,察民之所虑,亲民之所爱,帮民之所需,才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才可以真正干出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业绩来。

    二、领导干部沉下去找规律要有真情意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这是古往今来为官从政者倡导的基本信条。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利益就是我们的最高利益。“衙内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领导干部真正沉下去,就要端正态度,把心思放下去,怀着感情、带着责任,在艰苦的环境中接受锻炼,在丰富的生活中寻求答案,在复杂的工作中积累经验,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一心一意为发展谋思路找出路,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要有孝心思维。“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把群众当作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作亲人。“当官犹如当保姆。”开展工作提倡孝心思维,就要坚持在工作中把群众当靠山,视群众如父母,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化为自己的行动,扑下身子,甘做勤务员,善于在老百姓的炕头、地头上,与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疾苦,一门心思为群众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要有公心意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公与私面前,共产党员应该先公后私,先人后己,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党员领导干部以公心运用权力可以为民造福、治国安邦,以私心运用权力则可能巧取豪夺、祸国殃民。作为领导干部,工作中能够恪守公正、公平原则,秉公办事,正直为人,不仅能提升个人的崇高价值和人格尊严,而且能强化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公正形象。

要有交心态度。领导干部要想真正在群众中有地位、有威信、有名声,就不能高高在上,“官架子”十足。要想与群众建立深厚情谊,工作就得往深处做,往细处做,形成沉下去的工作习惯和工作常态。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点到为止行不通,急躁、浅薄、功利的方式方法要不得。沉下去工作要从思想上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群众平等交流,讲真话,讲实话,换位思考,以心交心;要知道群众生活、工作中缺什么少什么最需要什么,知道怎样才能最好最快地解决群众的难题。只有这样,才能把群众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才能建立与群众鱼水情深、血肉相连的关系,真正得到群众的认可。

三、领导干部沉下去找规律要有好方法

密切联系群众一直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和工作理念。在“十二五”扬帆之时,该如何保持好这一传统优势,以至发扬光大?我认为主要方法和途径有三点。

村中察民情。现在,一些群众反映:当前基层干部学历高了,专业知识丰富了,但做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却弱了。有时工作干部已经做得很到位了,但群众就是不满意;有些工作在干部看来好像很有必要,但群众就是不欢迎;有些问题,干部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群众就是不理解。这是值得深思的现象。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党员干部没有很好地走群众路线,经常以个人的感知代替群众的体验,忽视了群众的实际需要;往往以自己的生活习惯、生活条件、常识水平作为比照,设计出看似方便群众、实则脱离实际的工作方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了解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和真实情况,领导干部必须迈开双腿、扑下身子,走出办公室和会议室,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村舍民居中,亲身体验一下群众的工作生活,体会群众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了解群众的疾苦冷暖。特别提醒的是,领导干部深入基层重“体”更要重“察”。要“察”准“察”透民情,必须有“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上心头”的胸怀和“明察秋毫之末”的眼光,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仔细观察和体会群众的喜怒哀乐,并以此作为作决策、干工作的重要依据,努力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街巷听民声。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业保,事关千家万户的“菜篮子、米袋子、钱夹子”,事关亿万家庭的安危冷暖。“群众最可敬,群众最可爱,群众最可怜,群众最可畏”。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营造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需要领导干部们经常把自己置身于普通群众之中,站在普通群众的利益立场上去思考和处理问题。领导干部在决策前,特别是在做出有关群众日常生活的具体决策之前,最好能实践几次“换位”体验,譬如:和群众一样排队挤公交车上下班;亲自去一次医院,以普通患者的身份排队就诊取药;去最便宜的浴室或理发店洗澡、理发,了解一下最底层的老百姓的所思、所怨、所忧、所盼,及时解决群众困难。抽点时间做会儿普通老百姓,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不仅可以了解到一些平时不知道的事情,知晓民情,掌握民意;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领导干部增强群众观点,尊重群众意愿,重视群众利益,提高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事实证明,与群众接触多了,官僚主义就会减少;与实际接触多了,主观主义就会减少;与民情接触多了,形式主义就会减少。敢于、乐于、勤于、善于面对群众,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是群众的期盼,更是党的事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网上访民意。当今时代,互联网是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和意识形态较量的战场。据统计,中国的网民已达4亿多,网民也越来越相信“最接近中南海的是网络”。人民日报与人民网一项调查显示,87.9%的网民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9.3%的网民选择网络曝光。因此,高度关注网络民意,及时回应网民关切,已成为各级部门创建服务型组织的重要内容。不上网、不重视网络建设、不会充分利用网络的领导,不能算是一个现代化的领导。领导干部,除了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外,还要养成上网这一“第五习惯”,学会通过网络对社会舆情做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分析判断。目前,从胡锦涛总书记与网友在线交流到温家宝总理通过网络问政于民,网络问政议政蔚成风气,网络已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载体、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和凝聚民智的重要方式。应当说,党员领导干部利用网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也是党委、政府工作的创新之举。关注网络、重视网络、充分利用好网络,是各级党委政府深入群众、发扬民主、推动发展的一种崭新方式。应当提倡,网络问题,现实解决。领导干部既要学会“上网访民意”,更要善于“下网解民忧”,尤其要善于从新生的信息交流渠道中捕捉民众智慧,倾听民意民声,切实解决干部群众通过网络反映的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打造文明的执政环境。

干工作,最怕漂浮;搞建设,最需实劲。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航船已经起锚。各级领导干部只要高举科学发展的大旗,牢记执政为民的理念,把握“四个重在”的思路,按照“三走遍三走进”的要求,坚持心系群众,沉在基层,因时顺势,按规律办事,切实以领导方式的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就一定能够开创工作新局面,创造出沉甸甸的工作业绩。

 

 

 

 

 

 

 

 

 

 

 

 

 


《领导干部要沉下去找规律》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shenqiu/11378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网站编辑]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