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河南新闻 > 周口新闻 > 沈丘县新闻 >

沈丘农业局真抓实干 迅速掀起小麦中后期防病治虫高潮

[摘要]4月21日,省政府、市政府分别下发了以防治小麦赤霉病为主的小麦中后期管理的明传电报,4月22日上午,市政府召开了各县政府办副主任、农业局局长专题会议。会议要求做到三个到位: 一、认识到位 要深刻认识到小麦赤霉病防治的严峻性、紧迫性、艰巨性。 严峻性...

4月21日,省政府、市政府分别下发了以防治小麦赤霉病为主的小麦中后期管理的明传电报,4月22日上午,市政府召开了各县政府办副主任、农业局局长专题会议。会议要求做到三个到位:

一、认识到位

要深刻认识到小麦赤霉病防治的严峻性、紧迫性、艰巨性。

严峻性:目前正处于小麦的盛花期,且近期多雨,空气湿度大,抗赤霉病品种少,病原孢子基数大,综合因素影响今年小麦赤霉病呈重发生、大流行趋势,大田出现为不同程度的白穗,轻者减产5%—10%,严重地块将达到50%以上,小麦病粒人、畜不能食(饲)用。

紧迫性:小麦盛花期是防治赤霉病的有效时期,有效防治时间也就是5天左右,况且根据天气预报,本周四、周五还有一次降雨过程,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艰巨性:群众认识不到位,有治虫习惯,缺乏防病意识;年轻劳动力多外出打工,留守多为老弱病残,缺少施药人员和专业化防治队伍,植保专业合作社规模小,药械少,发展滞后。

二、宣传到位

一是发动群众,群防群治。在目前统防统治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应多措并举,广泛宣传,加强监督,达到群防群治,做到应防必防。市政府成立了四个督导组,将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对各县进行督导。

二是做好示范带头作用。高产创建示范方、病虫害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已建成的高标准粮田要先行一步,立即防治,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三、服务到位

各级农业技术人员要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要利用广播电视、印发技术资料、短信群发等措施推广防治技术。同时,农业植保部门要做好小麦病虫害预测预报,当好参谋、及时预报、及早预防。

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县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具体要求:

一、充分认识到小麦赤霉病对我县夏粮生产的影响。我县是小麦单产黄河以南地区首个超千斤县,夏粮生产一直位居河南前列,连续七年超千斤,连续十年增产丰收,2011年至2013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受到国务院、农业部和省政府表彰,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有各级党委、政府历年来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又有各级农业技术人员多年来的精心服务,更得益于全县百万农民朋友不懈的辛勤劳作,此项成果得之十分不易,一旦失去将是我们的失职。

根据近期气象部门和农业专家预测,今年我县小麦赤霉病将呈现普发、重发态势。赤霉病是小麦中后期的主要病害,一旦发生轻者减产5%—10%,严重地块将达到50%以上,小麦病粒不管吃、不能做饲料,国家更不会收购,危害十分严重,后果不堪设想。

二、充分认识到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紧迫性

4月下旬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时期,过了这个时期防治效果较差,甚至无效。因此,在原来防病治虫的基础上,要抓住近两天天晴无雨的有利条件,广泛喷药防治,雨后再次防治,“多喷一防”综合防治,坚决减轻或杜绝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三、广泛宣传发动,迅速掀起小麦赤霉病防病高潮。

今天会议后,各乡镇(办事处)要立即召开各行政村负责人专题会议,各行政村要召开广播会,把此次会议精神迅速落实到千家万户,让广大农民人人皆知,变被动防治为主动防治。农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印发技术资料、短信群发等形式广泛宣传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同时,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分乡包干、下乡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排忧解惑。把“千人驻村大走访服务群众”活动与小麦赤霉病防治结合起来,既解决农民朋友关注的民生问题,又解决现实农业生产问题。多措并举、形成合力,迅速掀起以防治赤霉病为主的小麦中后期管理高潮。

四、加强督导检查

县政府将成立2个督导组,采取明察暗访等方式,检查赤霉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并将检查结果全县通报。麦收前组织监察、农办、财政、农业、农机等部门对各乡镇(办事处)小麦防病情况进行评比,根据防治效果,对先进乡镇(办)给予2—5万元奖励,对落后乡镇全县通报批评。


豫都网微信

《沈丘农业局真抓实干 迅速掀起小麦中后期防病治虫高潮》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shenqiu/9096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