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14 18:36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6月3日,沙颍河上的渡船。本版摄影 新京报记者 周岗峰
6月3日,颍上县沙颍河,漂在水面上的死鱼。
6月4日,安徽颍上县新集镇下湾村。刘永凯站在妻子坟前。
6月3日,安徽颍上县新集镇,67岁的李良如。他2011年查出食道癌。新京报记者 周岗峰 摄
6月25日,《淮河流域水环境与消化道肿瘤死亡图集》数字版出版,这是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团队长期研究的成果,首次证实了癌症高发与水污染的直接关系。
过去十多年中,淮河流域内的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多发“癌症村”。更早之前,在粗放追求GDP的年代,淮河及其支流被大小工厂污染。村民们的水井越打越深。不过死亡还在增加。
污染和癌症高发引起国家重视,沿淮河流域沿河工厂被治理,目前水质已得到改善。专家介绍,尽管如此,癌症发病率的正常回归,起码还需10年。专家亦指出,对水环境的治理应更加强化,以降低污染带给人体健康的风险。
从西而来的沙颍河,在安徽省颍上县新集镇北部绕了个弯儿,形成一片肥沃的小沙洲。
沙洲南岸的下湾村,距河百米远。
2013年6月4日,中午,麦收时节。几台小麦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后,大大小小的土包蓦然浮现,瘤一样穿插在平整的土地上。
走近一看,全是坟。
烈日下,下湾村东队队长刘永凯站在麦地里,“这个是张元春,肝癌,那个是王超祥,食道癌……”他抬手指着这个那个的土包。
刘永凯今年69岁,当过40多年的农村赤脚医生,下湾村每有癌症病人去世,都会请他来敛尸。“癌症病人走的时候很痛苦,比较难看,家属们自己不忍看,就叫我敛尸。”
刘永凯说,村民平时很少去医院体检,一旦身体有了毛病,到医院一查,基本都是癌症晚期,“活不过三个月。”每年,他起码要去火葬场七八趟。
十余年来,这个不足1000人的村落,近200名村民被检查出胃癌、肝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等各种癌症,陆续去世。目前三分之一的村民患有肝炎。
坟群越来越大,越来越长,像新筑的一道堤坝,把下湾村围挡在沙颍河边。
历时近8年的研究后,对于淮河支流沿岸地区的肿瘤高发,国家疾控中心研究团队得出结论,“初步确定该地区恶性肿瘤高发与水环境污染有一定的关系。”
各地癌症村频现:
广东中山“癌症高发村”:曾是最大电镀产业园
浙江兰溪一村出现大量癌症患者 称企业排污达标
广东韶关回应“癌症村”报道:村民发病无特异性
河南沈丘癌症村:河两岸曾寸草不生 长出畸形鱼
钱塘江沿线现多个癌症村 企业排污近20年无人管
距北京43公里“癌症村”探访:几十人因癌致死
[1] [2] [3] [4] [下一页]
《淮河多发“癌症村”:沈丘县1年癌症死亡两千人》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shenqiu/9914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