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
太康县农民王顺名高兴地告诉记者:“过去俺经常丢掉或烧掉的秸秆,今年成宝贝啦!每斤可以卖一毛六分钱,每亩地的秸秆可以卖到百十块。” 王顺名介绍说,能够使秸秆变成宝贝的是清集镇的永启养殖专业合作社。麦收期间,该专业合作社出动一台台联合打捆收割机为当地农民收割小麦,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忙于收购打成捆的麦秸,然后运往养牛场,将湿的秸秆氨化封存,干的秸秆成捆堆放。 农民黄祥振今年流转土地种植150多亩小麦。如果请“麦客”按市场价格对小麦进行收割、打捆并运送的话,每亩地的费用是70元。而在永启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帮助下,每亩的费用仅40元。仅此一项,黄祥振就节约费用4500多元。 太康县是农业大县,年产小麦玉米秸秆达200万吨以上。作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太康县永启养殖专业合作社,探索新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发展生态养殖肉牛模式。合作
社旗下的养牛场与农户签订协议,有偿回收农作物秸秆。养牛场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把牛粪卖给农户。牛粪返田既减少化肥的利用,又使土壤得到改良,农户每亩地可增加收入400元。合作社理事长王永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牛一年四季吃的是小麦和玉米秸秆,一头牛一年能吃掉3亩地的麦秸秆,1000头牛就可以消化掉3000亩地的秸秆。这样,可以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合作社与农户达到双赢。 据了解,在永启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今年清集镇已建设了6个大型的肉牛养殖场和20个肉牛养殖点,全镇一年可以消化掉4万亩的秸秆。 该镇党委书记刘东介绍说:“利用秸秆养牛能够带动周边农村绿色环保、无公害生态农业发展。永启养殖专业合作社1000头牛每天可以产生牛粪15吨,除了供应50多个沼气池,剩余的大量牛粪是非常好的生物肥料。”
《太康县清集镇:合作社生态养牛 小麦秸秆成“宝贝”》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taikang/195296.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