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1-17 16:00 我要投稿
热烈祝贺我栏目版主李汝启先生参加百通杯诗词大赛获得万元重奖
李汝启先生获得重奖后,又提出建立“中华传统诗词发展基金”的建议。全文如下:
呼吁建立“中华传统诗词发展基金”的建议
——致李淼及百通杯诗词大赛组织者
李淼先生、王功权先生、中华诗词研究院及“百通杯”诗词大赛组委:
喜悉历时一年多的“2008百通杯诗词大奖赛”评审结果五月四日在广州揭晓。首先热烈祝贺大赛的完满成功。通过这次大赛的举办经过,我深深地体会到几点:首先,在中国传统诗词日益边缘化的历史时刻,还是有一大批热爱并支持这项事业的有识之士,为传统诗词的复兴在做大量的踏踏实实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如王功权先生倡创中华诗词研究院,李淼先生赞助举办“百通杯诗词大赛”等。其次,仅凭少数人的热情还是不够,同时有大量的不理解存在,从这次评选过程中遇到的曲折就可以看出,相信组织方更能感受到其间的酸苦甘甜。其三、凭个人喜好,举办一两届甚至三四届诗词大奖赛也是有可能的,但要长期化,制度化却难。振兴传统诗词任重而道远。
基于上面思考,呼吁在这次大赛基础上,建立一个“中华传统诗词发展基金”(基金具体名称可以再斟酌,比如用出资人名义命名等)。具体设想:
1、成立基金理事会,成员由热爱传统诗词的有识之士、企业家、专家组成;除必要的差旅和劳务费用之外,理事会成员基本为义工;
2、基金由企业家、中华传统诗词爱好者捐助。基金管理尽可能做到公开、公正、科学。
基金采取保值存储方式,每年使用利息部分;
3、资金用途:打造发展平台,建立网站,出版刊物,设立一年一度的大奖,采取网上网下结合。一年一度的大奖,不在奖金多少,关键在其评选过程中的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大奖赛的评选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科学的方法。
4、目的:继承和复兴中华传统诗词,提高整体创作水平,推介新人,鼓励创新,兼容并储,繁荣流派。将一年一度的大奖赛打造成中华传统诗词的诺奖。
本人荣幸参加了这次大赛,并获得名次。如果在有识之士的倡导下,能成立基金,本人将捐出所获奖金,另捐助3000元以襄盛举!
萍乡李汝启
2009年5月11日星期一
附件:评奖情况和获奖诗词
历时一年多的“2008百通杯诗词大奖赛”评审结果五月四日在广州揭晓。终评工作由前辈诗家李汝伦、熊鉴二老主持,评委熊东遨、张海鸥出席,评委曹长河提交书面评审意见。大赛出资人李淼到会见证了评审全过程。终审共评出获奖作品十四篇,其中二等奖四篇各奖1万元奖金,三等奖十篇,各奖3千元奖金,一等奖空缺。具体获奖名次如下:
二等奖(4名)
0073咏东林精舍
幽深松柏隐悲哀,似见先生坐讲台。总盼时人皆入室,古今风雨一堂来。
0744有所思
我思在东北,百年无定时。桑能肥海蚕,岂可饱熊罴。谁借项城局,重排乌石棋。舆图翻旧版,空泣海参威。我思在东南,东南隔水湄。月明千岛暗,波靖片帆迟。
家事谁争是,佳人愿与违。海天云漫漫,日下系愁思。我思在西北,西北近月支。雪莲沾化雨,胡马渡瑶池。何事警烽烟,不劳誓王师。素有筹边策,肯教版图移。
我思在蚕丛,霜侵鬓上丝。路从来处折,水自汶川西。虎帐传柝去,巴山夜雨时。难多坚禹甸,中兴或可期。我思在长安,或连海之西。波澜惊岛屿,宵小仗蛮夷。
情共祥云起,目随倒计时。万方乐辐辏,能复上邦仪?!
0879、东林书院有感
极道都门头可悬,一怀生气薄云天。深惭报国佳人后,正好陈情胡马前。酒入肝肠皆洒脱,诗关风雨忒缠绵。东林不复清明者,领袖终于亦姓钱。
0882风雨
风雨南侵大梦迟,黄莺仍上最高枝。新裁半面桃花扇,合作千行烈士诗。香浸龙涎馀圣泽,云追夸父偃王旗。望中咄咄书空者,曾是东林一大师。
三等奖(10名)
0041杂想
阴阳冷暖演乾坤,大象无形未失真。情被冰封思解放,国从民主见精神。天河绝路能桥鹊,世界多元不帝秦。万劫难灰新秩序,相生祸福岂由人。
0052过东林书院
气压龙庭斗宦官,书生联合势空前。不辞刀俎明忠节,终见锄头覆政权。遗此箴联堪作镜,何时言路可通天。黉宫又听书声起,信有星星火种传。
0261读东林书院联
头颅敢掷意难平,誓决恩仇藐死生。鹿马几朝无赵宦,衣冠此际尽荆卿。
气弥天地标楹柱,歌咽秦淮识姓名。留得读书真种子,千秋岂不慰群英。
0986临江仙•过东林书院
窗下宛然声朗朗,当时一众儿郎。书生何计变兴亡?微灯风雨夜,小字百千行。 往事飘零终不见,萦怀犹是凄凉。我来斯世独彷徨,子规啼断处,飘渺落花香。
0091纪念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
既往微魂不可招,依然氛厉起鸣枭。腥膻已觉头颅贱,叱咤真饶木屐骄。尚抚苔碑伤旧事,犹从家祭怨前朝。可怜虎踞龙蟠地,夜夜秦淮卷怒潮。
0281七律 感时
圣人揖逊彩云边,添得清时又一年。长挽虚弓惊白鸟,重因甘露促繁弦。九州岛难觅巢由迹,四世空传屈马篇。玉笏华章徒只尔,丘山回首已桑田。
0888是夜闻风雨大作赋此
戊子流年七月七,鸣条骤雨风来急。辗转中宵不得眠,之秋多事浑如昔。昔有石崇蜡代薪,食有何曾费万银。玉屑翩翩成蝶舞,盛朝国库诧奇闻。君不见,韩江大鳄人皆忌,永州苛政蛇如吏。君不闻,和珅六院众罗裙,闽南羞比红楼妓。红楼一梦梦偏长,复有鲸贪踞豫章。搜览奇书三万册,心经犹自悟高唐。高唐云气今安在?千寻坝截巫峰外。背井蚩氓徙异乡,鳍豚已绝休思脍。气候变更冷不妨,百年虐雪降南方。除夕围炉归不得,凭谁大道话康庄?伤城故事延之续,阜阳莫乱传肠毒。官场畸孕大头婴,历历难书忏悔录。箝口蒙瞳此一斑,氛霾遥望绕西山。暴易暴兮庶何见,金鸡消息每增删。巴蜀蟾迁如犬吠,黉墟惨剧摧五内。视听堵塞莫嗔疑,滚滚江流雍必溃。吁嗟兮!平湖绩阀岂昭彰,万座川山尽塌方。疏导如今悲大禹,生灵十万可知亡?
0967七律
佳句吟成千古留,东林旧事怅悠悠。书生碧血犹盈纸,志士银丝渐满头。入耳无非吹老调,关心总是惹新愁。纷纷说甚匹夫责,十九年来空泪流。
0466风流慷慨今犹在 ——纪念辛弃疾(1140—1207)逝世800周年
落日塞尘平地起,旌旗漫卷西风里。举头西北望长安,书生意气知何似。漫天风雨几时消,夜半书声慰寂寥。同舍常抱澄清志,欲登云路共游翱①。书窗灯火闻鸡夜,月下风声送笛时。终年无计当戎右,抚剑常怀万里思。君父不共戴天仇,英雄胆略敌曹刘。匹马貂裘年正少,不教胡骑猎清秋②。四十年间堪回首,新亭风景还依旧③。渡江天马自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幼年祖训自常温,苍龙原是种时孙④。家国情怀天下志,文章事业倩谁论。平生洒尽忧时泪,喜有龙蛇落笔痕。管乐奇才天不假,元龙豪气终难罢。块垒聊借酒杯浇,坡老放翁实流亚。千秋词史费评章,以笔代剑凛秋霜。风流慷慨今犹在,仰看北斗射光芒。
注:①辛弃疾年少受学于毫州名儒刘瞻,与党怀英为同舍生,时称辛党。 ②绍兴三十一年疾亲率五十余骑突袭金营,缚叛徒献俘行在,年方二十二岁。 ③疾南归四十多年,壮志蹉跎,在最后一次北伐中,因主事者无谋识,又被罢黜,“风景不殊,目目有河山之异”,令人长兴浩叹! ④疾祖父辛赞,被迫仕金,但他未忘故国,常对疾指说攻守形势,教其伺机报“君父不共戴天之”。(参见《唐宋词流派史》)
1068贺新郎•隐括东林书院门联
阴霭梁溪薄,罩明山、风吹书乱,雨斜花落。已是荒台游麇鹿,隐见东林高阁。望又断、南飞乌鹊。门上楹联斑剥在,但声声传遍江南郭。吟旧景,赋新橐。
千秋无计分清浊,叹神州,英雄末路,古今求索。大浪淘沙惊世换,谁立峰头吹角。待虎啸、龙吟破幕。身在天涯回首笑,化纷争指点人间错。天下事,怕商略。
“2008百通杯”诗词大赛组委会 2009.5.4
《热烈祝贺我栏目版主李汝启先生参加百通杯诗词大赛获得万元重奖》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xiangcheng/11575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