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一个在城里长大,并且常年在机关工作的女同志,工作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突然要跑到一个偏远的贫困村里任第一书记,她到村里又做些什么?能给这个村里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近日,记者来到官会镇郑楼行政村采访,实地了解一名女书记“上任”八个月来的“政绩”。
根据市委组织部统一安排,2015年9月,市总工会陈瑞瑞被选派到官会镇郑楼村任第一书记。
受命之初,参加工作近20年的陈瑞瑞第一次“心里没谱”:没有农村工作经验,怕搞不好工作、干不出“名堂”辜负组织信任;家里上有老人,下有上小学的孩子,怕对家人照顾不到。
在总工会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一向工作认真负责、乐于迎接挑战的陈瑞瑞抛除顾虑,毅然搬着被褥和生活用品来到村室住了下来。
秸杆禁烧——上任就啃硬骨头
陈瑞瑞一上任,就赶上了镇村一年中最重要的工作——秋季秸杆禁烧。
镇村干部提起一年两度的秸杆禁烧都说辛苦:白天黑夜、日晒风吹、蚊叮虫咬、疲惫不堪。
郑楼村辖5个自然村,人多地也多,禁烧工作任务艰巨。陈瑞瑞作为第一书记向所有村干部表态:禁烧工作不结束绝不回家!她带领全体班子成员禁烧之初做宣传、禁烧当中守地块、禁烧末尾不放松,40个日日夜夜,她每天带领村干部一起守在田间地头。她见到地里干活的群众都要打一声招呼、唠两句家常。她用自己的行动、用真心和真情倾注了郑楼村的每寸土地。
禁烧工作完美结束了,陈瑞瑞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脸晒黑了、人变瘦了、嗓子哑了,跑来开门的儿子对她看了又看,愣是半天没认不出妈妈。
群众称赞——实事干了一件件
陈瑞瑞到村任职后,为了能尽快融入工作,她一方面与村“两委”成员促膝谈心、了解村情、融洽关系;另一方面坚持吃住在村委,挨家挨户走访,与群众谈心,与党员座谈,熟悉村情,了解民意,分析制约发展的原因,理清工作思路。
郑楼村由于村庄分散不集中,在实施“村村通”工程时,很多道路都没有贯通起来,村民出行极不方便,严重影响了村里群众的生产生活。“陈书记,啥时候能把咱村的路都修通啊?”许多群众曾当面问她。陈瑞瑞明白:干好群众所想所盼的工作,才是工作的重点。陈瑞瑞暗下决心:再难也要将路修好。
说干就干,陈瑞瑞开始报项目、跑部门。去年11月份,在官会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她向扶贫办争取整村推进项目资金45万元修路,还有一段路不属于这个项目,如果要修通,还要7万元的资金,陈瑞瑞感到非常遗憾,感觉对不起群众的期盼。后来,她向市工会领导汇报了这件事情,市总工会经过研究,决定帮扶郑楼村资金7万元。
今年2月,1600多米的道路修建全部完工,把以前的断头路全部连接起来。竣工之日,群众自发燃放鞭炮庆祝。如今的郑楼村,水泥道路修得四通八达。
“陈书记真办实事!这路修到家门口,也修到俺的心窝里了!”正骑上电动三轮去官会赶集的村民马同彪说起陈瑞连连称赞。
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她向市总工会请示,争取多方支持,建成了一个农民工书屋,书屋共配备五个书柜,1000余册科技类、
文化类等书籍,并全天向群众开放。
为了改善村级活动场所,陈瑞瑞利用选派单位资源优势,争取了2万元资金,用于村“便民服务室”建设和村级活动场地的路面硬化,添置了办公桌椅和文件柜;她又积极争取资金2万元,购买户外健身器材若干套,在村室建设农民工健身广场让农民工在闲暇之余有了运动锻炼的场所。
为改善村容村貌,陈瑞瑞与林业部门结合,全村种植绿化树1000多棵……
几个月来,各种变化悄然发生,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精准帮扶——集体向幸福出发
郑楼村是一个贫困村,弱势困难群体较多,她了解到,享受“五保”的有28人,享受低保的有64户171人。经过入逐户调查走访,确定39贫困户,为做到精准扶贫,陈瑞瑞协调选派单位党员干部与39户最困难群众实行“一对一”帮扶,互留联系卡,告知
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方便群众联系。两次与选派单位党员一起到村深入结对户开展活动,帮助解决民困、民需,为群众提供就业和信息服务,并在中秋和春节期间,两次看望慰问39户特殊困难群众,总慰问资金30000余元。
陈瑞瑞深知,要让群众富起来,光找原单位要点钱、找部门“化点儿缘”,这都是临时的“温暖”,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要让群众富起来,必须要使让群众有致富的方法和本领。
但是要让群众富起来谈何容易!村里没企业没特色,大部分村民只会种传统的玉米小麦,外出打工也是东奔奔,西跑跑,没有技术和目标。
土地流转是让农民增收、土地增产的好路子。在陈瑞瑞和村委的努力下,该村已流转土地1400余亩,解放劳动力400人。种植业正在向高效益、规模化、机械化的方向发展。
为让全体村民走上致富路,陈瑞瑞组织一部分不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来到丁集镇索庄,实地学习他们发展蔬菜等高效农作物的经验,鼓励村民足不出户发家致富。在她的努力下,目前,全村发展种菜的、种瓜的、种蘑菇的农户100多户,各种特色种植达到300多亩,有力地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今年3月,在陈瑞瑞的积极协调下,争取
培训资金3万元,选派技术人员为该村100名返乡农民工举办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外出务工或在家
创业有目标、有专长。
“陈书记,晌午了,来俺家吃饭吧!”村民见到陈瑞瑞都热情地打招呼。如今的陈瑞瑞,已经充分融入这个村,她说她是这个村唯一一个没有该村户籍的村民。
陈瑞瑞作为一名女书记,入村八个月来,放下家务、深入群众、主动融入,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用恒心、决心、热心和耐心为郑楼村的中心工作、经济发展和共同致富等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以务实重干的工作热情和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全村干群的一致好评!(祁鹏飞 蒋树保)
《女书记带来的新变化——记市总工会驻官会镇郑楼行政村第一书记陈瑞瑞》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xiangcheng/379060.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