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31 10:35 我要投稿
本辖区的重大事件有明代末年,李自成农民军攻陷扶沟城;抗日战争时期的江村战斗和八路军光复扶沟县城,以及1995年的吉鸿昌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穆青八下扶沟等。
李自成义军攻陷扶沟城
据《扶沟县志》记载: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部徐完等劫掠邑北,郝马儿率部围城,王桂宇等啸聚江村,黑龙王等作乱支村,四野士庶咸移城居。是年十月,知县朱谊沰、举人赵玄曜被杀,举人刘恩泽堕楼而死。十二月,闯军一旅薄城,锋锐不可当。城陷,李自成设陈召南为扶沟县令。越三日,乃去。十五年(1642年)5月。城复陷,“驱民堕城,劫掠一空”。
江村战斗
江村镇是扶沟县北端的一个古镇。1940年,江村四周被黄水包围。1940年底,日寇对江村发起进攻,中国守军81师一个营奋起抗击,打退日军进攻十几次,完成阻击任务后,留一机枪排驻守。1941年1月2日,一个机枪中队和一个炮兵中队的2000多名日军,对江村进行疯狂反扑。机枪排凭险奋勇抵抗,因寡不敌众,于次日凌晨六点被日寇攻破。江村战斗历时一个多月,击毙日寇700多人。日寇攻陷江村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报复,杀害无辜群众780多人,奸杀妇女200多人,东西抢劫一空,房屋烧毁无数。
光复扶沟县城
1944年5月,扶沟县城沦陷,伪63师吴东亚部和汉奸张荫梧盘踞扶沟县城。1945年8月8日,冀鲁豫军区金少山旅和八路军120团由尉氏荣村渡过新黄河,直抵扶沟城下,发起猛烈进攻,攻克扶沟县城,汉奸第8团全部缴械,吴东亚逃跑,余被击溃。随后,我军又在城西十里店设伏,打死打伤由许昌、鄢陵前来增援的日军80余人,缴获长短枪百余支,轻重机枪数挺,钢炮1门。
穆青八下扶沟
1982年9月至1999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委员、新华社长的著名新闻记者穆青,先后八次来到扶沟采访,在《人民日报》《新华社通讯》《瞭望》等报刊上发表了《谁有远见谁养牛》《农民的挑战》《抢财神》《赶着黄牛奔小康》《人民呼唤焦裕禄》《扶沟新事》等文章,向全国推介扶沟的麦棉套种、集约经营、棚菜生产、高效农业,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成为我国当代新闻战线的一段佳话。
吉鸿昌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扶沟召开
1995年9月18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在扶沟县隆重举行吉鸿昌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江泽民为“吉鸿昌将军纪念馆”题写馆名,李鹏、乔石、李瑞环、刘华清等中央领导分别题了词。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长春出席会议。济南军区政治部为纪念大会发来了贺电。王光英副委员长会上讲话。与会领导为“吉鸿昌将军纪念馆”馆名揭幕,参观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和将军故居,向将军铜像敬献了花篮。
著名人物
本辖区内的著名人物有东汉司徒袁滂、郭僖,隋唐时代名医甄权、甄立言弟兄,五代十国时期楚国国王马殷,明代刑部尚书刘自强、刘泽深,山东巡按何出光、清代藏书家柳堂、现代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率部打响八年抗战第一枪的卢沟桥驻军团长吉星文,中国第一个马列主义美术理论家胡蛮,著名新闻记者穆欣,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兵种创始人之一的欧阳挺,农民作家冯金堂,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献身使命的忠诚卫士”荣誉称号的武警新疆总队乌鲁木齐市支队四大队十二中队中队长万金刚等。
甄权(540—843年),包屯郝岗村人,生于梁武帝大同六年,十八岁时因母有病久治不愈,与弟立言发奋研究医术,遂成隋唐名医,隋大业初年被召为秘书省正字,唐贞观年间诏为少府,奉敕主修《明堂》,校定《图经》,绘制的彩色人体经络图《明堂人形图》在当时以及后世影响很大,是中国针灸史上的杰出成就。另有《脉经》《针方》《古今验方》流传于世,为我国针灸医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弟立言,入唐任太常丞,精通本草,长于医方、药物和养生,有《本草音义》七卷、《本草药性》《本草集录》《古今录验方》传世。二甄墓在郝岗村后,为扶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殷(852—930年)曹里乡马家村人,五代时期楚国国王,史称武穆王。年少时为木工,后应募从军,先后受唐朝封为潭州刺史,武安军节度使,占有潭、衡、桂、管六州和岭南五州等地(今湖南全境和广西东北部)。公元907年,受后梁朱温封为楚王。公元927年7月建立楚国,以潭州为都城,改名长沙府,用后唐年号。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
“扶沟马殷以勇材闻。”马殷在位期间,种植茶叶,进行贸易,铸造铅铁钱,获利至富。时国内战事稀少,经济发展,社会富庶。公元930年11月,病死于长沙府,遗命儿子们实行兄终弟及的继位制。
吉鸿昌(1895—1934年) 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吕潭乡吕潭村人,
1913年投入冯玉祥部当兵,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从士兵递升至军长、宁夏省主席。1927年参加北伐战争,1930年9月所部被蒋介石改编后,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1932年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5月,与冯玉祥在张家口建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2军军长、北路前敌总指挥,率部收复康保、宝昌、沽源和塞北重镇多伦,举国振奋。同盟军失败后潜往天津继续从事抗日活动,1934年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为主任委员。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被军统特务暗杀受伤逮捕,
24日,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刑场上写下就义诗一首: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胡蛮(1904—1986年),原名王毓鸿,柴岗乡魏寨村人。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1929毕业于北平国立艺专西画系并留校任教,
1930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任左翼美术家联盟常委书记、左翼文化总同盟执委委员,在鲁迅指导下,参加筹备巴黎《中国革命美术展览》,创作的油画《读〈呐喊〉图》为鲁迅珍藏。因遭通缉在鲁迅、宋庆龄资助下赴苏联,任国际革命美术家同盟执委委员、莫斯科东方文化博物馆中国部顾问,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回延安,任鲁艺美术理论研究室主任兼美术教研组组长,其间写出了中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美术理论著作《中国美术史》。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是当时最活跃的美术评论家。解放后任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
吉星文 (1908-1958年),扶沟县吕潭乡人,中国国民革命军上将,中国抗日战争名将。
1922年随族叔吉鸿昌参加西北军,累升至营长。1933年长城抗战中因功升团长。1936年调守北平西南的宛平县。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中,指挥第29军219团在芦沟桥率部打响中国人民八年抗日战争第一枪,晋升为109旅旅长。1938年5月初,吉星文奉命开往安徽宿县,迎战日军敌机械化师团,使得徐州中方数十万大军安全转移。晋升为37师师长、33军军长。1949年渡台,1955年任澎湖防卫副司令。1958年晋升中将,任金门防卫副司令。8月23日,于金门炮战中被解放军炮火击中身亡,被追认为上将,入忠烈祠褒奖。
《扶沟县政区概况(6)》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fugou/10780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