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1-22 23:40 我要投稿
133万亩小麦实现十二连增 淮阳今夏喜收近14亿斤小麦 产粮大县连续六年获全国先进
作者: 来源:周口农网 日期:2014-6-30 8:28:23 人气:0 评论:0 标签:
导 读
今年,淮阳县133万亩小麦亩均产量达1024斤,总产达13.6亿斤,与2013年相比,小麦亩均增产20斤,单产、总产均创小麦生产历史最好成绩。数字表明,淮阳县夏粮生产实现了“十二连增”。
近14亿斤小麦佳绩的创造,得益于淮阳县委、县政府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得益于万亩示范方和高产田的积极创建,得益于科技支撑和科学管理。此外,这一成绩的取得还与农业战线干部职工和农业技术人员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
记者 侯俊豫 通讯员 李吉才 张倩
今年,淮阳县小麦种植总面积133万亩,亩均产量达1024斤,总产13.6亿斤。与2013年相比,小麦亩均增产20斤,增产率2%。从该县农业局传来的一组具实的数字表明,今年,淮阳县夏粮生产实现了十二连增。
古老而神奇的淮阳,早在几千年前就创造了农业文明。相传炎帝神农氏都于陈,尝百草,艺五谷,教民农耕。在历史长河中,几千年转瞬即逝。而今的淮阳县仍在续写着农业新的篇章。
作为农业大县的淮阳县,耕地总面积156.4万亩,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339.3万亩次,农业总产值60.4亿元;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99.2万亩次,粮食总产17.8亿斤。
领导高度重视 粮食生产“五到位”
淮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2013~2014年度夏粮生产经过全县广大干群及农业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强化领导,精心组织,落实技术,全县夏粮生产再夺丰收,单产、总产双创历史新高。
为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力实施好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县委、县政府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的重要内容,认真抓好粮食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始终做到粮食生产工作“五到位”,即:领导到位、技术培训到位、服务措施到位、生产物资充足到位、示范样板实施到位。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意见》,对全县粮食生产进行规划和督导。年年召开粮食生产专题会议,对粮食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分析研究,提出对策。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听取有关部门关于粮食生产情况的汇报。并组织有关人员到外地学习考察粮食生产先进经验,为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奠定了基础。
为抓好今年夏粮生产,淮阳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领导组,县政府主管领导多次召开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各乡镇负责人会议。麦播、赤霉病防治等关键时期,县政府都成立了督导组,深入各乡镇开展督导检查,帮助乡镇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县农业局主要负责人几乎天天带领科技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指导小麦生产。
各项措施得力 确保丰产丰收
实施“百千万”工程,建设高标准粮田。2012年,对全县102.393万亩耕地,进行了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规划 。 截至2013年底完成了46万亩的建设任务。2014年规划15.5243万亩,投资额17391.14万元,目前已完成7.03万亩,投资额4886.45万元。在农业基础设施已完成的高标准粮田内,实行农业技术全程跟进,农机农艺相结合。在项目区内主要推广了选用优良品种、秸秆还田、配方施肥、深耕深松、统防统治等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新增灌溉面积27.4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 25.54万亩;新增除涝面积 3.5万亩,改善除涝面积 49.5 万亩。已建成的53万亩高标准粮田小麦平均单产增加60斤以上,总产量增加近3180万斤。省、市领导多次来淮阳县检查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对淮阳县高标准粮田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创建万亩示范片,高产示范带动。2013~2014年度,淮阳县共承担农业部4个小麦万亩示范方高产创建任务,涉及白楼、临蔡、黄集和王店四个乡镇13个行政村8267户,示范方总面积43630亩。在创建中,县农业部门以落实主推技术为主要内容,着力抓好高产创建工作,首先按照“县有技术骨干、乡有技术标兵、村有技术能人”的标准对县乡技术人员进行高产创建主体技术培训,共培训县、乡、村技术骨干1000多人次;其次技术人员入户到田进行技术指导,真正做到“农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三是印发农作物集成高产栽培材料4万多份,确保高产创建示范方小麦集成高产栽培技术材料人手一份;四是通过技物结合,落实主推技术,对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免费统一发放众麦1号小麦主推品种,免费统一进行小麦种子包衣,免费统一进行小麦早春病虫防治,免费统一进行小麦后期一喷三防;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推广措施,今年四个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得到了有效普及,小麦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病虫统防统治率达100%,适时播种率达100%, 精播半精播率达100%,测土配方施肥率达100%,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为高产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今年5月21日,县农业专家组测产验收结果:4个万亩示范方平均亩穗数40.7穗、穗粒数38.7粒,千粒重46.5克,平均亩产1245.2斤,较全县平均亩产1024斤增产221.2斤,增产率21.6%,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为夺取全县小麦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
多种形式送农业技术服务。在小麦生长的各个关键时期,县农业专家采取举办技术培训班、电视专家讲座、印发技术明白纸、发送手机短信、出动技术宣传车等多种形式,指导小麦生产。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全县累计出动技术人员1万余人次,举办专家电视讲座4期,举办技术培训班2000多场次,印发技术资料60多万份,出动技术宣传车600余辆次。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认真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实行农机农艺相结合。全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900台,大中型配套机具7240台(套),小型拖拉机3.24万台;拥有小麦联合收割机2500台,玉米收割机158台,农机总动力达到122.68万千瓦。大、中型农业机械化作业率达90%以上,秸秆还田率达70%以上,全县小麦机耕、机播、机收水平达到100%。
搞好病害防治,实现“虫口夺粮”。为进一步加强小麦病虫害预测预报,县农业植保部门在全县设立12个乡级病虫测报网点,年均完成周报32次,及时、准确发布病虫害发生及防治信息率达100%。淮阳县植保站今年入选全国百强农作物病虫害测报标准化区域站,成为河南6家之一。
在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同时,他们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实现“虫口夺粮”。采取药剂补贴、植保机械购置补助等方式,扶持专业化防治组织,积极鼓励引导农资经营户、种粮大户等组建植保合作社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力求多元化发展。如乐万家专业合作社,现拥有大中型植保机械122台,采取全程承包的服务模式,与县植保站紧密合作,根据病虫害预测预报,做到“有病早防,有病早治”,切实解决了农村“打工、种地两头忙”的难题。
狠抓小麦赤霉病为主的中后期管理工作。今年,县政府成立了淮阳县“一喷三防”领导组,召开了补助资金专题会议,下发了做好小麦赤霉病为主的中后期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小麦“一喷三防”技术补助资金实施方案的通知,印发了《以防控小麦赤霉病为主的中后期病虫防治意见》和《以小麦“一喷三防”为主的中后期麦田管理技术措施》等宣传单。由于措施得力、宣传到位,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病虫害发生对小麦产量造成的危害。
开展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活动。抽调150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分包全县467个行政村,在小麦备播、播种、管理的关键时期,进村入户,深入田间,面对面现场指导,把资料和技术送到农民手中,并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测土配方施肥助粮食丰收。淮阳县是2006年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资金项目补贴县,主要进行土壤化验、地力监测、耕地等级划定、肥效试验研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推广等工作。该项目实施以来,已累积化验土样9590个,其中免费化验种植合作社、种粮大户、特色种植户等送样400个,化验8万项次;累计完成各类试验示范130多个;淮阳县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已完成并在全县10个测土配方施肥咨询处投入使用,实现了人机对话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到农户。目前,已累积推广配方施肥面积870多万亩次,总增效益5亿元左右。 去冬今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10万亩,其中施配方肥面积85万亩次,应用配方肥(折纯)2.29万吨。通过调查,亩平均增产41斤,亩增产4.1%,亩增产效益48.38元,总增效益5321.8万元。
新型经营主体骤增,夏粮逐年增收。淮阳县把土地流转作为推动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促进农村生产力解放,带动农村生产方式、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鼓励发展多种形式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目前,全县注册家庭农场51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479家。地保姆专业合作社、建国种植专业合作社、帮义家庭农场等一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有利于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有利于提高机械利用率,单位土地产出效益明显提高,出现了许多粮食高产典型。为防止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非粮化”,他们鼓励流转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在政策上支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给予达到一定规模的种植大户奖励资金,鼓励发展粮食规模经营。淮阳县帮义家庭农场连片承包土地近600亩,选用周麦系列等优质高产品种,大力推广机械耕作,实施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以及秸秆还田等技术,提高了小麦产量,平均亩产近1300斤。种植的订单小麦,销售价格比普通高出20%以上,促进了家庭农场种粮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该农场主在种粮的同时,还积极为当地农民提供优质价廉的农资和机械打药服务,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搞好农资市场监管。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加大农资市场管理力度,对种子、化肥、农药进行全面市场排查,净化了农资市场,为农资供应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防止了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维护了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
主导品种突出 小麦均衡增产
增产增收小麦种子品质是关键。近年来,淮阳县小麦主导品种突出。全县133万亩小麦,品种搭配趋于合理。据统计,全县主导品种种植面积达80万亩,占麦播面积的69.2 %,其中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的小麦品种3个,包括周麦22、百农矮抗58和众麦1号。
今年,由于淮阳县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种粮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得到较好落实,进一步调动和保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133万多亩,加上农业部门送服务、送技术等措施得力,淮阳县小麦普遍长势较好,实现了大面积均衡增产,全县小麦种植面积133万亩,亩产达1024斤,总产13.6亿斤,与2013年相比,亩产增产20斤,增产率2.0%,总产增产0.27亿斤。与此同时,今年全县涌现出一批高产典型:鲁台镇花庄行政村瓦房庄自然村刘太广种植的周麦26,经县农业专家组实地测产,平均亩产1378.6斤;王店乡周庄村周成文种植的周麦22亩产平均1412斤;曹河乡孙正治的2000亩科技入户示范田种植的周麦27,经县农业专家组实地测产平均亩产达1350斤。
就在本文完稿时,记者获悉,自6月25日起,首部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正式实施,解决了高标准农田“建什么、怎么建”的问题。淮阳县主要负责人称:“全国技术标准统一为我们产粮大县高标准粮田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有决心把高标准粮田打造成为周口夏粮持续增产的丰盈粮仓。”
上一篇: 农业部发布美丽乡村创建的“十大模式”
下一篇: 周口农民党永富 受邀参加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133万亩小麦实现十二连增 淮阳今夏喜收近14亿斤小麦 产粮大县连》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huaiyang/11854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