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3-20 18:03 我要投稿
大河网讯 (记者 苗海波)3月24日,鹿邑县谷阳办事处村民们举报说,政府为帮某汽车销售商建4S店,欲征用该村近500亩耕地,在未与村民达成任何书面或口头征地协议的情况下,铲车已毁去长势正旺的麦田数十亩。
鹿邑县谷阳办事一刘姓主任说,办事处征用的土地都是村民已经达成赔偿协议、办过合法征用手续的土地,不存在强制毁挖现象。
投诉:数十亩麦田被强铲 村民持镰刀地头对抗
网友3月24日投诉称,鹿邑县城郊乡陈楼村(谷阳办事处辖区),一农妇手持镰刀站在即将被毁挖的麦田里准备拼命。政府为帮某汽车销售商建4S店,欲征用该村近500亩耕地,补偿尚未谈拢,农民未签协议的情况下,铲车已毁去长势正旺的麦田数十亩。因青壮年外出打工,昨晚全村妇孺在耕地中彻夜守护,今早,又有大片麦苗遭铲。
24日下午,在谷阳办事处记者见到了被毁挖麦苗的三户村民。据村民介绍说,谷阳办事处要建设“新区汽车城”,为此向村民征用土地,村民对此予以拒绝,为防止当地政府部门偷偷占地,不愿意达成协议的村民日夜守护着自家麦田。谁知,3月24日早上,就在村民回家吃饭时,部分麦田便遭到挖掘机迅速毁挖,总共毁麦约有100亩。
谈及双方是否协商时,一村民说:“政府愿意以600元每亩地的价格赔偿青苗损失,以50100元每亩地的价格征收我们的土地,虽然有赔偿,但是他们仍然不愿意接受征地,毕竟田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能够解决世世代代的温饱,而有价的赔偿无法带给他们长久的保障。”
办事处:土地征用手续合法 不存在强挖
在谷阳办事处,负责此次征地的一刘姓主任解释说,办事处征用的土地都是村民已经达成赔偿协议、办过合法征用手续的土地,不存在强制毁挖现象。
对于毁麦田事,刘主任称,土地已于2012年10月征集完毕,并盖有院墙,禁止村民耕种,但村民还是私下都种上,也并不是像村民说的那样,毁了100多亩,总共加起来也只有30多亩。
调查:批240亩,圈地500亩,办事处涉嫌少批多占
刘主任介绍说,“新区汽车城”项目属于乡政府重点工程,需要向陈楼、王油坊和腰屯三处征用500.3亩土地,如今除了腰屯21户村民的40多亩地尚未谈拢赔偿协议外,其余村民均已达成协议并已获得赔偿,由村民签字并按过手印的赔偿款单据显示赔偿金额共计25081525元。
问及本次土地征用是否得到国土局审批,刘主任称,2012年10月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批下了240亩地,有关批复的用地手续,刘主任未能提供。
鹿邑市概括
鹿邑县人大常委会任免名单
(2012年6月29日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决定任命:
丁喜三同志为县财政局局长;
廖 煜同志为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魏 民同志为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赵建设同志为县公安局局长;
王玉超同志为县监察局局长;
张 伟同志为县民政局局长;
侯俊宽同志为县司法局局长;
张利国同志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王业杰同志为县环境保护局长;
王从山同志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殷德伦同志为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董国杰同志为县农业局局长;
丁显武同志为县水利局局长;
王初立同志为县商务局局长;
刘庆良同志为县卫生局局长;
谷长征同志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刘文革同志为县审计局局长;
孙 杰同志为县统计局局长;
李兰明同志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丁德勇同志为县林业局局长;
李 涛同志为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陈 志同志为县规划局局长。
鹿邑市
鹿邑市是世界著名道教鼻祖老子的出生地,也是全球公认的老子故里,2011年11月,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专家实地考察论证,报中国文联审批、中宣部备案,命名河南省鹿邑市为“中国老子文化之乡”,并建立“中国老子文化研究中心”。鹿邑市位于黄淮大平原中国河南省的东部豫皖交界处,属河南省直管县级市。东临曹操华佗故里中华药都安徽省亳州市,西接羲皇古都周口市淮阳县,北靠中国华商之都河南商丘市,南望周口市郸城县,鹿邑市古称真源、苦县鹿邑因老子而扬名海内外,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境内交通极为便利,鹿邑市东临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干线铁路G35济广高速公路和G105国道,北靠东西方向亚欧大陆桥陇海干线铁路G30连霍高速公路和310国道,境内禹亳铁路永登高速公路与G311国道S207省道和S214省道均在城区交汇并向周边地区环形辐射,东到安徽亳州市京九铁路亳州站30公里,北到商丘市陇海铁路商丘站60公里。
《鹿邑县城郊乡数十亩麦田被铲办事处称手续合法》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luyi/14224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