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爱右与同事研究案情
周口政法“奉献杯”争创优秀基层政法单位(干警)竞赛活动系列报道之二十七
记者程玉成刘爱丽杨荣桂通讯员侯磊殷晓东/文图
郭爱,
商水县法院审委会委员、刑二庭庭长。1985年参加工作,从书记员逐步晋升为助审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审委会委员,经她审理的近3000起案件中没有一起冤案、错案、信访案发生。她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省妇联授予“维权先进个人”称号,被市法院表彰为“百名优秀法官”、“十佳法官”、“三八”红旗手、“优秀法官”等。她所带领的庭室先后5次荣立集体三等功,2012年被商水县法院评为无超期、无错案、无信访“三无庭室”。
公正司法始终是她永恒的信仰和追求。郭爱常这样说:“群众既然选择了打官司、选择了法院,法官就应当还他们一个公道,决不让公正的天平有半点倾斜。”近30年来,她始终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办理每一起案件。
为查清案件事实,郭爱常常顶烈日、冒酷暑深入百姓家中、田间地头和案件现场调查了解,获得第一手资料。为准确适用法律、准备开庭、调解方案,她经常加班加点,放弃节假日,查阅相关资料。在办案中,她率先垂范,要求同事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在办理某机电公司转让合同纠纷案中,因涉及国有资产和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她周密制订方案,带领合议庭成员多次到机电公司厂房、车间,对厂房、机器及零部件进行认真清点,仔细核对清单和账目,确保不让国有资产流失,不让企业职工利益受侵害,做到公平公正。案件办结后,企业职工和领导都对她严谨公正的办案态度表示佩服。
多年来,她所办的案件,上诉率、发回率、改判率全院最低,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不变的情结—决不让群众利益受损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群众利益无小事。郭爱始终认为,当事人到法院打官司,已是满腹委屈或愤怒,决不能在诉讼中因为法官私心或其他缘故让当事人受到伤害。
接待当事人时,她总是笑脸相迎,认真聆听当事人的诉请和陈述,努力平复当事人的激动情绪,消除他们的误解。
郭爱曾办理过这样一起赡养案,李老太有三子三女,均已成家,老伴去世后,子女均不愿赡养老人。受理案件后,郭爱考虑到李老太的子女因打官司产生抵触情绪,事情或许会闹得更僵。她多次到李老太子女家走访了解,反复做思想工作,并邀请村干部和亲戚联合参与调解。最终,李老太的子女同意赡养老人。李老太拉着她的手久久不愿放开,激动地说:“闺女,你真是个好法官,为了俺这事你没少操心,没少跑路,俺打心眼里感谢你,今天就让大娘给你做点好吃的,在这吃饭吧。”她婉言谢过大娘的挽留,顶着烈日踏上了回家的路。
在九九重阳节前夕,她放心不下李老太,
又带领同事,买了慰问品去看望她,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样的感人场景,时常会出现在她的办案过程中。
无悔的坚守—决不让司法廉洁染污
郭爱时刻绷紧司法廉洁这根弦,并时常要求庭里同志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清贫,不要为了蝇头小利,坏了名声,丢了饭碗。她带头执行各项廉政规定,认真落实“五个严禁”和“十条禁令”,抓住审判工作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关键节点、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加强监督和制约,向庭室干警提出向我看齐的口号,虚心接受各方监督。
在单位开展党风廉政勤政建设活动中,她带领干警查找的风险点最多,制定的防控措施最科学到位。
在她的坚守下,她个人以及她所带领的
庭室无一起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在办理一起交通肇事案件中,被告人亲属为了逃避责任,通过熟人找到她,偷偷在她抽屉里塞了1000元钱。她发现后立即找来当事人,义正词严地将其
教育一番,并请当事人当场将钱拿回。她对当事人说:“你要相信法律,相信法院和法官会依法公正处理,是你的责任谁说也不行,更不是钱能解决的,有这份心还不如找受害人好好协商,多给点赔偿,取得受害人的谅解,而不要把心思用到托关系、找熟人上,更不要在法官身上打主意。”
案件判决后,双方当事人都比较满意。受害人还专程送来锦旗表示感谢,被告人对郭爱说:“我没想到你这么认真、严谨、清廉,俺相信法院、相信法官。”
决不让公正的天平倾斜、决不让群众利益受损、决不让司法廉洁染污……这就是郭爱,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履行着人民法官的神圣职责。
《公正始为本信念恒在心(图)》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shangshui/120280.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