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15 16:23 我要投稿
刘天华是周口市商水县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他是如何想到走合作社这条“致富大道”的呢?这还得从2006年说起。
当时他买了1台拖拉机和1台联合收割机,仅“三夏”、“三秋”两季就挣了3万多元,这些钱在农村可不是个小数目,相当于一个壮劳力外出打工一年赚的两倍,村民看刘天华挣钱了,有条件的也跟着买农机。可农机多了,本地的活儿不够干,自己出去又势单力薄,刘天华又挑头把村里的几个农机户联合起来一块干,并成立了作业服务队,进行跨区作业。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周边的农机手看到了里面的“商机”,也纷纷要求加入。
2009年,刘天华组织30家农机户成立了以他为理事长的合作社。成立以后,按照合作社法的规定,建立了章程、财务管理和盈余分配制度,对内规范管理,对外统一联络,大伙儿的心劲儿更足了。
农机购置补贴,给农机户们省了一部分钱,可补贴指标并不是很多,刘天华又跑到县有关单位争取。2010年,合作社购买了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机具,农机具由原来的7台套增加到120台套。当地相关部门按政策,给合作社批了近20亩地,建成了机库棚、配件库、维修间、加油站、培训中心等设施,解决了农机具保养、农机手培训场所问题。
刘天华说,仅今年“三夏”,他们就组织40多位社员,先后到湖北、河南、山东跨区作业,面积达10万多亩,每台农机纯利润有4万多元。
合作社还以每亩800元的价格租种或托管不想种地村民的土地,目前,租种经营的土地达4000多亩,托管服务的土地面积已有6800多亩,土地每亩产量比农户自己种要高15%以上。合作社还建立了粮食收储仓库,并开发生产“中华传统石磨面”,效益很可观。
目前,商水县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已经有560人,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还成立了机耕队、机收队、排灌队、植保机防队,真正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聚宝盆”。
《河南商水县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增收的“聚宝盆”》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shangshui/15537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