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29 08:46 我要投稿
本报讯 (记者 岳建辉 通讯员 王毅敏)近年来,商水县通过抓好异地商会建设,大力推进“回归工程”,一大批在外的商水籍企业家纷纷回乡投资兴业。去年以来,通过商会组织和县工商联的积极运作,商水县签约落地12个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14.65亿元。
商水县共有外出人员25万余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5,主要在北京、广东、上海、郑州、厦门、温州等地,从事机械制造、板材加工、商业贸易、塑料制品、建筑等行业。近年来,商水县着力组建、完善、扶持异地商会发展,借此实施“回归工程”,呈现出人才回归、资金回流、项目回迁、公益回报的良好局面。
为加快异地商会建设步伐,县财政每年拨给每个异地商会6万元会务专款,支持商会平台建设,现已先后组建北京、郑州、温州3个异地商会,目前正积极筹建上海、广州异地商会。商水各异地商会均设立了“回归办”,做好“回归工程”项目对接,为县委、县政府联系在外乡亲当好桥梁和纽带。“回归办”成为在外乡亲了解家乡的“接待办”、对外宣传商水的“外宣办”、牵线“回归工程”的“联络办”,成为服务商水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
商水县舒庄乡乔庄村返乡创业女青年王二梅,1995年就跟着村里姐妹一起南下打工,先后在深圳、广州、东莞等几个城市的服装厂工作。2005年,王二梅在郑州开了一家服装加工店。2014年春季,她回家时发现村里不少留守妇女农闲时间没事干,就问她们为何不外出打工,她们都说,一是没有技术,二是要给上学的孩子做饭,三是农忙时还要干农活儿。王二梅问:“如果在村里开办一个服装厂,你们愿不愿意进厂打工?”这些留守妇女当场表示愿意,可就是担心没技术。接着,王二梅又通过走访了解到,村里95%的留守妇女都愿意进村里的工厂打工。于是,在商水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王二梅顺利办齐了各种手续,投资30万元在老家乔庄村建起了服装加工厂,不仅自己创业致富,还安排本村120名留守妇女进厂工作。
《商水县:外飞“金凤凰”归“巢”兴业》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shangshui/16305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