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将至,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巴村镇纪委坚持早打招呼、早敲警钟、早做防范,从严抓好国庆期间党风廉政建设,有效预防各单位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和奢侈浪费等“节日病”的发生。
一是早打“预防针”。镇纪委充分利用班子会、干部会、学习会等时机,组织认真学习各级反腐倡廉文件精神,重申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突出案件进行解读,提醒广大干部牢固树立廉洁意识,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做好国庆期间的廉政教育,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二是早紧“责任弦”。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明确镇党委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坚持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其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一同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同时实行干部廉洁自律承诺制度。三是早设“警戒线”。镇纪委于2016年9月1日制定实施了《巴村镇干部职工廉政档案管理办法》,对镇属事业单位、机关干部职工从履职类、自律类、信访类等方面建立廉政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并将廉政档案作为对干部职工考察、推荐、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廉政档案”建立进一步完善制度管理,增强自律意识,用制度保障作风,用制度约束行为。四是早织“护廉网”。镇纪委成立督查组进行专项督查,在节前、节中、节后开展明察暗访,对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的“生活、娱乐、社交”进行重点监督,对“节日病”进行重点狠刹,坚决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
《巴村镇:“四个早”严防“节日病”》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shangshui/509881.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