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2-07 12:15 我要投稿
关于我县土地流转情况的报告 -- 2014年7月25日在沈丘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 沈丘县农业局局长 童玉体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政府委托,向本次常委会会议汇报我县土地流转情况,请予以审议。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为根本目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和有效运行机制,推动了全县土地流转工作的扎实健康开展。 一、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全县共流转土地3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6%,涉及7.5万户农户。其中,百亩以上规模流转土地面积14.5万亩,涉及农业企业、工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人员、种粮大户等383户。土地流转价格在每年300元-1200元/亩不等。 全县土地流转按流转方式分:转包土地14.55万亩;出租土地面积5.42万亩;互换土地4.94万亩;转让土地1.04万亩;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其它方式2.05万亩。按流转规模分:1000亩以上的,11户,4.85万亩;100亩-1000亩的,372户,10万亩;50亩-100亩,1300户,5.15万亩;50亩以下,63400户,10万亩。按经营方式分:种植粮食作物,24万亩;种植经济作物,4万亩;畜牧养殖,0.8万亩;其它,1.2万亩。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早在2009年4月,县委、县政府就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沈政[2009]28号),明确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推进措施,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县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同时,参考外地经验,结合沈丘实际,制定了《沈丘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办法》,对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二)加大扶持力度。2009-2013年,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对于当年一次性连片流转土地面积100亩、有书面流转合同且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的,一次给予规模经营主体(流入户)1万元的奖励。以100亩为起点,每多100亩,县财政奖励资金增加1万元,全县已发放土地流转奖补资金580万元。2014年,县政府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意见》(沈政[2014]21号),加大对土地流转、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扶持力度,土地流转奖补资金列入县财政预算安排,用于解决集中连片流转土地100亩以上、流转期限5年以上的流转大户区域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县农综办、财政、工商、金融、保险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研究制订相应的管理和扶持办法,确保了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如:雪荣面粉有限公司在北城、石槽集流转土地12000亩。北杨集乡林寨行政村支部书记林峰流转土地3408亩。我们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代农业建设项目安排在土地流转区域内,帮助其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 (三)完善保障机制。县里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乡镇(办)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大厅,行政村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配备了土地流转联络员;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全县已形成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为及时调处土地流转产生的矛盾纠纷,2009年,我县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建立了仲裁庭,聘请了20名业务骨干、2名律师作为专兼职仲裁员。乡镇(办)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委员会,行政村配备了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员,为农村土地流转健康有序开展提供了可靠保障。5年来,全县共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纠纷526起,仲裁土地纠纷案件28起。2011年,我县仲裁委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仲裁先进单位”。2013年,我县仲裁员胡剑训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仲裁先进个人”。 (四)抓好主体培育。按照“政府引导、法人投资、企业经营、产业化开发”的思路,采取政策扶持、协调融资、技术服务等积极措施,大力引导各类经济组织和粮食种植大户参与土地流转,全县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如:位于周营乡的河南省久酒中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 2014年在沈丘县及周边市、县种植酿酒高粱12万余亩,建立了国内最大的优质酿酒高粱生产基地,在周营、赵德营等乡镇的11个行政村流转土地20900多亩,进行生态酿酒粮食生产(种植)基地建设,与贵州茅台集团、台湾金门高粱酒厂、泸州老窖和劲酒集团等酿酒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供应关系,年提供酿酒高粱12800多吨。位于石槽集乡肖营行政村的沈丘县瑞丰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21亩,建立了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注册了“王湖香”商标,一年四季利用大棚、露地等形式压茬生产辣椒、洋葱、冬瓜等产品,辐射带动石槽集、莲池、范营、周营等6个乡镇316户农民发展蔬菜种植,目前,该合作社又投资120万元正在建设辣椒深加工生产线,建成后平均可为社员增收1000元左右。河南农业大学毕业生王书鹏在周营乡流转土地1000亩,计划总投资4700万元,形成集优质小麦、良种繁育、蔬菜育苗、水产养殖、莲藕种植及深加工等综合性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今年已投资800万元,建成了900亩优质高产小麦生产基地,被评为全县小麦高产状元,在河南电视台“十八谈”映像版周口篇播出。北杨集乡林寨行政村在村支书林峰的带领下,2011年,对全村1315亩耕地实行了整村流转。去年,又流转邻村土地2093亩,种植优质小麦、玉米、大豆,年销售额达到750万元,年净收益200万元。安徽太和中药商在周营乡流转土地1680亩,投资1500万元,建立了中药材种植基地。 三、实践体会 (一)土地流转推动了农村发展。一是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通过推广使用新型农业机具、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有效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山药种植已成为当地主导产业,以北城为中心,辐射本县的11个乡镇和周边县市的22个乡镇,规模化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仅沈丘县区域内种植面积就达25000亩,取得了良好效益。二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效益更高的工作,有效减少了土地撂荒,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三是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民通过流转土地,每亩每年可以得到300-1200元不等的租金收入,加上返聘务工,综合收入远远高于自己承包土地种植的收入。四是推动了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发展。目前,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登记注册1133家,其中,种植业606家、畜禽养殖业306家、服务业150家、其它71家。29家合作社被命名为市级示范社,5家被命名为省级示范社,4家被命名为国家级示范社。 《县农业局局长童玉体沈丘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关于我》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shenqiu/12565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