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周口新闻 > 沈丘县新闻 >

沈丘县电业勇挑社会责任支持经济发展

[摘要]中电新闻网通讯员 韩东伟 位于河南省东部的沈丘县位置偏远,农村人口众多,基础设施薄弱,是典型的农业经济县城。除了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几乎全部依赖外出务工。每年春节一过,全县30多万劳动力纷纷奔赴广东、上海、江苏、深圳打工...

中电新闻网通讯员 韩东伟

  位于河南省东部的沈丘县位置偏远,农村人口众多,基础设施薄弱,是典型的农业经济县城。除了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几乎全部依赖外出务工。每年春节一过,全县30多万劳动力纷纷奔赴广东、上海、江苏、深圳打工,被人戏称的““候鸟”式打工经济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沈丘县电业局作为当地的大型国企,勇于挑起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担,结合新一轮农网改造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助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赢得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农网改造电充足 家门口成“上班族”

  “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了,以前都是跑到广东、深圳才能找到这样的厂子,现在下班了就可以骑车回家,地里农活也不耽误,还能照顾老人孩子,真是一举多得。”2月19日,在冯营乡杨海营行政村的宇恒服装厂车间内,王芳和工友们诉说着在家门口打工的种种好处。

  据了解,自新一轮农网改造以来,为改善农村地区用电环境,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以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家创业、就业,沈丘县电业局加大对乡镇供电区域的农网标准化台区建设改造工作力度,先后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新建220KV变电站一座,35KV变电站一座,升级增容4座35千伏变电站,完成2个电气化乡,56个行政村,92个供电台区,6536户低电压治理改造任务,更换低压线路46.2千米,线路延伸17.4千米。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治理效果,该局从技术上严格把关,加强施工计划的编制,制定出台了《沈丘县电业局农网升级改造工艺标准》,对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督导检查。为不影响百姓生活用电,该局还成立了电力党员突击队,坚持每天早来晚走,确保改造工程如期竣工,同时对农村新建工厂开设报装绿色通道,在最短的时间架设专用变和线路。

  “不到两天的时间就为厂子架设了线路和变压器,还给厂子安排了专门的电工,随叫随到,电业局想得太周到了,下半年我准备再增加6条生产线。”宇恒服装厂负责人庄志宏尝到了在家建厂的甜头,“这边发展环境现在也越来越好,我们打算结合当地实际 把我们浙江‘平湖模式’引进过来,争取把企业服饰这块做大做强”。

  “企业建在哪里,电业局就把线路和配变架在哪里,做好全方位跟踪服务。”招商局王卫东主任赞许道,“在引进外资发展县域经济上面,电业局起到了表率作用,挑起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在强有力的电力保障下,一大批木材加工厂、塑料颗粒厂、电子厂、服装厂、养殖厂、面粉厂在乡镇相继建成投产,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农忙下地种田,农闲进厂打工”已成为当前沈丘农村留守妇女的真实写照。

  “亲民电力”破难题 特色产业“唱大戏”  

  “天黑或下雨时,只要轻轻一按开关,大棚上的卷帘就自动放下来,保证棚内温度。天晴后,再一按开关,草垫又会自动卷上去,让阳光照进来……”2月21日,在沈丘县陈寨乡蔬菜大棚里,菜农肖殿生正兴致勃勃地为供电所员工展示着电力大棚的方便与快捷。

  2010年,陈寨乡被沈丘县政府确定为“果蔬产业发展示范乡”,通过示范带动推广反季节蔬菜种植。果蔬产业要发展,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第一期农网改造时间早,机电井配套线路简陋破旧,线路损耗大还经常断线。在抗旱用电高峰期,菜农们只好抱着铺盖睡在大棚里,等后半夜电压高了再浇地。果蔬大棚用电难成了当地菜民的“心病”。

  在电气化乡建设期间,该局投资62万元,完善温室大棚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总计新增10台变压器,新架10千伏高压线路7.9千米,低压线路9.3千米。此外还安装机井控制箱18套,动力计量装置12套,并为其敷设低压电缆、地埋线5.7千米,分户计量装置120套,控制开关120台及配套设施,彻底解决了果蔬基地供电半径过长、变压器容量小、导线线径细、设备过载的问题,极大的方便了农民电灌浇地,数字控温和冷库储藏,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

  另外,供电所还定期对棚户线路进行检查、维修,只要有报修请求所里值班人员马上到现场进行处理。及时为菜农更换破损导线、刀闸和不配套、不合格的电气材料,帮助菜农设计安装采暖用电设备。在做好供电服务的同时,供电人员还利用晚上时间为种植户授课,讲解安全用电知识,发放安全用电宣传资料,指导种植户安全用电、科学用电。

  “我们要让菜农享受电力带来的方便快捷,绝不会再让一户菜农因为电力问题而影响经济生产。”在县农业经济会议上,沈丘县电业局王海亮局长在县领导面前立下了“军令状”。

  “现在电灌浇地、电动控制采光,有了电真是省时、省力、又省了人工费用,你说,我们的收入能不增加吗?”看到笔者来采访,蔬果大棚种植户们言语中无不透露出对电力的感激之情,“数控温室供电问题十分关键,多亏了供电人员的全程守护,从勘察设计到施工通电,速度和服务都超乎我们的想象。”

  有了电力支持,2011年3月,该乡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山东寿光恒温式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村民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蔬菜交易市场与郑州、合肥、徐州等蔬菜经销商签订购销合同,实现年产值达2000万元的骄人战绩,特色产业在该乡唱足了大戏。

  就在采访将要结束时,肖殿生指着旁边盖着塑料薄膜的地垅,说那是下一季的番茄苗。笔者走近一看,白色的薄膜下,秧苗已经张开两片儿绿绿的芽儿,与外面春寒料峭相比,大棚里一片春色。像肖殿生这样的村民种植户尝到了依靠电力致富的甜头,电气化带领他们迈入了新农村“春天里”。

电力盘点

责任编辑:赵飞 助理编辑:骆子妍

 


《沈丘县电业勇挑社会责任支持经济发展》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shenqiu/13118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网站编辑]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