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3-30 11:30 我要投稿
河南报业网讯 :昨天,项城的天阴阴沉沉;昨天,项城的群众泪雨纷纷。
上午,项城人为累死在校园中的李松山老师(见昨日本报报道)送行,上万名师生、各级领导、各界群众哭成泪人。校门口的大街上人潮涌动,花圈、挽幛排了足足两公里,大街两旁的学生哭肿了双眼,闻讯而来的家长、群众悄悄抹泪。
从校内到校外,从城里到城外,从城外到殡仪馆,二三十公里的路,学生们一次次哭着拦下恩师的灵车送行……74岁大娘来送“好先生”花店200枝鲜花表心情
昨天早上7时,项城一高。许多人的脚步都朝着一个方向迈动,那里是李松山老师的灵堂。
一夜之间,灵堂内外的花圈、挽幛更多了。进进出出的男老师和女老师眼睛红肿着。大家见面只轻轻一句“来了”,便再也无语。全校300多名老师除了要上课的,齐刷刷都来了。
追悼会预定在7:30。7:10,高三22个班的学生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朝灵堂走来了。他们抬着花篮,他们捧着鲜花,他们戴着黑袖章,他们手中举着挽幛,上面写着他们的心里话:“李老师一路走好”、“李老师我们永远怀念你”……
群众,也越聚越多。74岁的王美英老大娘骑着三轮车跑了几公里赶来,她让在这儿读高三的孙子领着她看看孙子口中的“好先生”。大娘拉着孙子的手、抹着泪一遍又一遍叮咛:好好学啊,一定要对得起这么好的老师。
在学校附近开花店的陈白银抱着200多枝菊花来了。她将一枝枝菊花递到学生手中,“拿着吧,献给李老师。”陈白银并不认识李松山,但这两天买花的人几乎将她的小店踏破,从人们口中她知道李老师是个好人。她今天来送花,只是想表达一下心情。
一位老师说:前一天晚上陆陆续续来了几十位家长,有人送来挽幛、放下花篮就走了,有人要求参加追悼会,学校劝阻了。但今天,还是来了不少家长。校长灵堂放悲声
一千多平方米的灵堂里静悄悄的。
前来参加追悼会的人太多,追悼会不得不推迟,太多太多的人被挡在门外。踏进灵堂,每个人都放慢放轻了脚步,生怕惊醒了李老师的“睡梦”。默哀时,三分钟的时间仿佛凝固了,偌大的灵堂中只有微微的啜泣声。
深深地向李老师的遗体鞠了一躬,项城一高校长程世勤代表学校致悼词。程校长一次次停下来,哽咽不能语。“学生们失去了一位好老师,学校失去了一个顶梁柱……”说出这句话,50多岁的程校长呜咽了,他的悲声通过麦克风传遍灵堂……
男儿有泪不轻弹。程校长哭了,来参加追悼会的项城市宣传部部长段传文哭了,教育局副局长哭了,校工会主席谷景山老师哭了,和李松山搭档的赵光莹老师哭了,语文组组长张轩堂哭了,年轻的男老师们也哭了……
男生们哭了,女生们哭了,女老师们哭成了泪人。站在第一排的项城市副市长王玉玲一次次低头拭泪……长街万人送灵学生恸哭送行
学校门口就是项城市老城区的东大街,大街两旁早站满了自发前来送行的群众。
灵车缓缓驶过东大街,驶过了两公里长的花圈、挽幛、鲜花“走廊”。泪人似的学生们哭着一次次拦在灵车前,他们只想多看老师一眼;灵车后,路两边的学生自发列队跟在了后面,他们只想再送老师一程。
两公里的路,走了半个多小时。老师开始劝阻学生:让李老师安心走吧,殡仪馆还有二十多公里,回去吧。没人听,同学们依然哭着在追。
老师拦,学生冲。1000多名学生冲过、绕过几十位老师组成的“人墙”跑步向前追赶灵车。在项城将近5公里的大街上哭喊着、奔跑着,只是为了给他们的恩师送行。从文化北路到文化南路、从文化南路拐上环城路……目睹此情,街两旁的群众也不住地抹泪……
环城路口,气喘吁吁追来的学生在老师们的劝说下,列好了队,对着灵车深深地鞠躬,鞠躬,再鞠躬。然后,含泪目送老师远行……
到了殡仪馆,仍然有一二百名学生骑车或打的追到了这里。火化炉前,一位中年女士默默地为李老师理理帽子、拉拉衣服,看着李老师的遗体被推进火化炉。旁边有人说,这是李老师以前教过的学生,连夜从郑州赶回来的。
…… ……
下午1:30,李老师的骨灰被送回他的老家项城丁集镇。迎接他的数百名乡亲说,入土为安,他们要把松山永远“留”在家乡……
《昨天项城群众泪雨纷纷 万人空巷送师魂》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xiangcheng/14566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