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初冬的豫东平原,薄雾缭绕,寒意袭人。梧桐树的叶子被寒风染成了凝重深沉的金黄,绽放着她飘落前最美的颜容。刚吐出嫩绿的麦苗填充了田野的空白,在暖暖的阳光照射下,呈现着一片盎然生机。
12月6日,笔者驱车来到
项城市三店镇大赵行政村村室大院,只见村民们有的正在领取爱心捐献的衣物。紧邻村室大院不远处的
文化广场上,10多个村民们正在尽情跳广场舞。市水利局派来的驻村“第一书记”马森林笑吟吟地迎上来说:“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让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现在无论白天晚上,很多村民自发地来到文化广场跳广场舞,锻炼锻炼身体,抒发抒发脱贫后的喜悦心情。”
“在市水利局的精准帮扶下,我们看到了脱贫的希望,真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大赵村的百姓们提起项城市水利局,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
大赵村位于三店镇南部,距离泥河约4公里,全村832户,3516人,贫困人口518人,为我市特困村。该村是市水利局定点扶贫村。近年来,市水利局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部署,以办人民满意水利为宗旨,把推进水利精准扶贫作为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从局领导班子到局属事业单位和驻村工作“第一书记”,高度重视,共识共为,持续在精准施策上加大力度,在精准推进上加快速度,在精准落地上加强进度,真正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不断提升大赵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摸家底,定方案,为精准扶贫发力
三店镇大赵村经济发展基础薄弱,面临诸多“老大难”问题,村干部着急,村民犯愁。2015年9月,按照市委统一部署,该市水利局主要领导带领局扶贫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提前与三店镇党委政府、大赵村“两委”进行了工作对接,理清惠民帮扶政策导向,为找到穷根“对症下药”、“逐户施策”,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在脱贫的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为实现真正脱贫得到实惠打下基础。“第一书记”上任伊始,就紧锣密鼓推进帮扶基础性工作。一是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协同村干部,通过街头问计、实地查看、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听取民意,掌握诉求,拉近了干群关系,摸清了村情民意。二是充分发扬基层民主。结合村庄实情,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党员大会及“两委”会,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倾听民心民意,实行民主决策,让群众自觉参与村庄发展,科学制定了帮扶方案和工作计划。三是明确扶贫努力方向。在充分调研、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寻求村庄发展之路和扶贫方向,经多方研究论证,决定以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配合村庄发展“造血式”扶持项目,打好驻村帮扶组合拳,带动村庄全面发展。在较短时间里摸清了低保户和困难户的基本情况,并依靠村“两委”和自然村组长对属于帮扶对象的困难户做好分类建档立卡的管理,为精准脱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重
民生,促脱贫,改善设施谋发展
水利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对破解贫困地区水利发展瓶颈问题、补齐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薄弱短板、助推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市水利局在立足村情的基础上,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思路,依托水利工作的优势资源,从道路修建到桥梁施工、从机井建设到机泵配套、从村室改建到文化广场的投入使用,无不倾注着市水利局领导班子的责任担当和第一书记的辛勤付出。他们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实行“点对点”的帮扶,“人对户”的对接,争取资金和项目,切实抓好帮扶项目的落实,以最大的力度,着力解决和推动大赵村
社会事业发展和贫困户的脱贫。2016年,为改变大赵村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该局共投项目资金600余万元,为村内硬化道路0.6万平方米,疏竣清淤沟渠0.9万米。新打机井55眼,维修旧井8眼,配套机井63套。铺设低压地埋管道2.4万米,新增低压管灌412亩,使大赵村3815亩耕地,彻底改变了“看天望收”的被动局面,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筹资金,重实效,群众吃上“放心水”
冬日的上午,空气清冽寒冷,微薄雾气笼罩着三店镇大赵村。接近中午时分,村民赵斑就忙活起来。淘米、洗菜、做午饭,清亮的自来水从水龙头里哗哗流出,老人丝毫感觉不到冷。
我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和黄淮冲积平原的过渡带,气候气象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样,特殊的地形地貌造成了项城市“污染重、饮水难”的特点。大赵村地处偏僻,历来吃水用水就不方便,又紧邻泥
河南岸,属于典型的地下水污染区。用上自来水是村民们祖祖辈辈的梦想,村民赵国良做梦也没有想到,转眼之间却成为了现实。
事情还得从驻村帮扶说起,“第一书记”驻村伊始,大赵村只有为数不多的稍微富裕户吃上了自来水,大部分村民还在饮用浅层地下水,给农民群众的身心
健康直接造成了影响。对此,市水利局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该局党组会议上,经过广泛征求班子成员意见,局长夏磊当场拍板:压缩机关办公经费开支,自筹经费20万元,彻底解决大赵村剩余人口的吃水难问题。这一决定得到大赵村“两委”班子的认可和村民的拥护。白天,他们组织群众挖沟埋管,晚上,供水厂技术人员入户对接。经过20余天的紧张施工和安装,使该村832户农民全部吃上了“放心水”,并为187户贫困户免费进行了自来水安装。
扶贫救困送温暖 全民行动 从我做起
市水利局联合市中医院,和一些爱心企业,到三店镇大赵行政村开展扶贫公益活动。来自我市中医院的各科大夫,为前来咨询的村民们耐心细致的进行解答。并为前来参加义诊活动的村民们,提供了免费测血糖,免费测血压200人次等服务。让村民们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来自市级大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还有来自我市的爱心企业为老人们提供了义务理发和义务照相100人次以上等服务,并为困难户提供了棉衣150件等慰问物资,让困难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带来的温暖。
该局开展的这次扶贫公益活动,解决了村民们看病难的问题,打通了健康为民、服务为民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也为大赵行政村的困难群众送去了过冬物资,和扶贫政策。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全社会的关心和温暖。在此,也希望这样的扶贫公益活动能够在全社会开展,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抓党建,促发展,强基固本聚合力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驻村帮扶工作中,“第一书记”紧紧依靠群众,发挥干部群众脱贫致富主体作用和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首先是丰富基层党组织生活。利用“三会一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
教育,向干部群众宣讲十九大精神,组织村两委成员及村民代表,到外地参观学习农村经济发展经验,通过集中学、带头干,切实提升党性意识。其次是严格基层民主。进一步规范村务、财务制度,遵循民主议事原则,使帮扶项目最大限度地体现民意,实现“阳光村务”。第三是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市水利局局长夏磊带领有关股室先后多次到村调研指导,全力支持“第一书记”开展工作;利用中秋节、春节等节日开展送温暖活动,累计发放米、面、油等生活慰问品总价值约2万多元,捐赠衣物200多件;硬化文化广场、村室900平方米,为该村安装红外线监控摄像头41个,有效的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积极开展助学、救残、扶贫、义诊等慈善爱心活动,累计组织干部职工献爱心捐款1.8万元。该局机关科级干部对187个贫困户实施定向帮扶,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温暖。四是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对于影响项目实施的制约因素,“第一书记”与村干部共同协商解决,党员干部模范带头;村民对种植产业转型存在疑虑,党员干部多头走访,做透做细群众工作,带头先行先试,争取理解支持,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市水利局局长夏磊告诉笔者:“水利扶贫,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我们水利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不忘使命、主动作为,按照全市脱贫攻坚的总体目标,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既定脱贫任务,为全市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打好基础,为大赵村贫困群众打通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编辑:张纪友 通讯员:丁月良)
《情系贫困群众 助力脱贫攻坚——市水利局精准扶贫工作纪实》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xiangcheng/709737.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