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周口新闻 > 项城市新闻 >

第243期 (总第294期)(2)

[摘要]7 月 9 — 10 日,吉林省农委专家组一行四人来我县对 2009 年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实地检查指导,专家组首先对高产创建活动中的“四田”作物长势、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同时对内业建设...

7910日,吉林省农委专家组一行四人来我县对2009年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实地检查指导,专家组首先对高产创建活动中的“四田”作物长势、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同时对内业建设和宣传展示情况、有关政策落实情况、各项目工作部署情况等进行了检查并听取了汇报。

 

专家组认为,我县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开展工作扎实,部署周密,组织精心,集成技术实用,“攻关田”、“展示田”、“示范田”和“辐射田”作物长势良好,玉米示范区耐密品种密度达到每公顷5.5万株左右,攻关田密度在6万株以上,生育期已快进入抽雄期。水稻示范区分蘖数在2022个。

专家组针对2009年气候特点和作物长势情况,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做好病虫害预测及防治工作。要突出做好水稻稻瘟病、稻曲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蚜虫的预防及防治。二是分别提出玉米、水稻后期增产措施及注意事项。

 

(伊通县农业科技入户小组  2009年7月23日)

 

 

 

四、项城市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服务秋粮生产科技行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450行动计划夺取秋粮丰收,实现全年粮食产量超千亿斤的意见》精神,根据省农业厅《河南省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服务秋粮生产科技行动计划》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为扎实有效地推进这项工作,特制定本行动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紧紧围绕夺丰收、降成本、增效益的目标,结合我市实际,组织农业局属各股站及乡镇农业科技人员94名,分包全市466个行政村,实行技术承包责任制,全面开展秋粮生产科技服务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抗灾减灾夺丰收,坚持夏秋并重的原则,指导农民依靠科技,加强管理,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确保秋粮增产,为全省实现全年粮食产量超千亿斤的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时间安排

我市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服务秋粮生产科技行动从现在开始至秋收结束。参加的科技人员必须于718日前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三)人员组织

参加这次活动的专家技术人员105人,包括省县专家1人,周口市专家10人,我市及乡镇技术人员94人,其中市农业局属业务站技术人员84人,乡镇技术人员10人。

四)活动方式

(一)实行技术承包责任制。省、市专家包到乡村,负责培训我市科技人员并督促指导开展工作;市乡两级科技人员分片包干、责任到村、服务到户,每个科技人员具体负责3-6个行政村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做到村村有农技人员指导、户户有一张秋粮生产技术明白纸,把秋粮增产技术和措施送到千家万户,指导服务到田间地头。

(二)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包村专家、技术人员通过村文化大院、村图书室、田间地头讲解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手把手、面对面地指导培训,帮助解决秋粮生产中技术难题,切实做到技术人员到户、技术要领到人、技术措施到田。利用现播媒体传播农业科技成果,通过广播、电视多种方式,指导群众科学管理,依靠科技,提高产量。

(三)搞好调查研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开展苗情、病情、虫情和秋粮生产情况调查,摸清底数,掌握动态,及时汇总分析,召集专家进行会商,因地因苗制订对策,提出分类指导技术措施和技术要点,强化管理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提高科学性。

(四)在确保省农业厅编印的《河南省主要秋粮作物栽培技术规程》包村科技人员人手一册的基础上,为指导各地科学开展秋季农业生产,根据我市秋作物生产实际,印发《项城市2009年玉米大田管理技术要点》,同时还要根据农时及时编发病虫害简报,指导病虫害防治,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市农业局局长高山任组长,市农业局副局长孔爱民任副组长,市农业局所属业务站有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项城市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服务秋粮生产科技行动实施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协调指导活动的开展。各乡镇抓农业的副乡镇长要专抓此项工作,并明确一名联络人员,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综合协调。

2、扩大宣传。要及时收集、反馈这项工作进展情况,充分利用互联网、报刊、电视、电台等媒体,大力宣传先进经验、典型事例和实施效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全面推进我市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服务秋粮生产科技行动顺利开展。


《第243期 (总第294期)(2)》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xiangcheng/14413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网站编辑]
相关新闻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