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周口新闻 > 沈丘县新闻 >

2013沈丘之旅1:县城镜头(7)

[摘要]在绿城公园这个漂亮的河道绿地旁,我仍旧看到了居民随手乱扔垃圾的恶习和后果。在2011年拍的照片里,几个人坦然地坐在那里钓鱼,河道虽然整治过,但面前的河水是劣五类水。人与垃圾近在咫尺,仍丝毫不为所动。我真...

在绿城公园这个漂亮的河道绿地旁,我仍旧看到了居民随手乱扔垃圾的恶习和后果。在2011年拍的照片里,几个人坦然地坐在那里钓鱼,河道虽然整治过,但面前的河水是劣五类水。人与垃圾近在咫尺,仍丝毫不为所动。我真佩服他们。今儿个来得太早,钓鱼者尚未出门,我在同一个位置用尼康相机镜头依旧拍摄到了被来此游玩的人习惯性丢弃的垃圾,这些不是两年前的遗存,它们只是不断轮流占据地盘的“永久居民”。

 

4月20日这一天在我镜头前流过的沙颍河水,按照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数据中心设立在“沈丘闸”上自动监测站的数据(在可以随时看到,列在《全国主要流域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周报》中),是只比“劣五类”要稍好一些的“五类水”,这种水明文规定只能“用于景观”,不能用于灌溉农林作物,连工业也不能用,更别说下河游泳或做为饮用水源。在国家标准里,IV类(四类)、V类(五类)、劣V类统称为“污水类”。如果象2月4日到3月26日沙颍河水被连续七周自动监测判为“劣五类”水的话,简直就是满河流淌着脏水。污水配垃圾,真够绝妙!

 


2011年6月26日有人在河道里钓鱼,身后就是随手丢弃的垃圾,无人清理,管招商的副县长在我面前视若无睹

 


2013年4月20日清晨,沙河里流着氨氮超标、不能灌溉的五类水,依然遍布垃圾,甚至成堆,真是恶习难改啊

 

但是我明白,治理污染与改善公共环境的问题确实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包括要消灭人们自己不断破坏环境的行为。如果继续允许居民这样随意地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任凭你再如何大搞“城镇化”,也无法构成一个符合“人与环境自然和谐”目标的社会。

 

2011年12月25日,沈丘县被所谓“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建筑环境与居住文化专业委员会”评为“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城市”。据说这一“殊荣”全河南省仅有3个,沈丘自豪地说自己是其中之一。在一个农村人口近百万、城镇居住人口只有20多万的沈丘,县里主要领导就毫不讳言力争达到“明年建市”的目标,为了2014年成为周口市(地级市)下面一个县级市,能与项城平起平坐,正在拼命建造超大规模的新城市中心综合体、五星级酒店(正在建)、特色商业街区、公园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城市“新坐标”,对县城主干道重要节点进行城中村改造,打造新的“城建增长点”,据说不久以后还将形成一条“县城中轴线和高层景观带”。

 

咱先不说建筑容量是否严重超出市场需求,仅就几条河道的垃圾历经八年不见减少,就知道某些人在说大话和空话,不干实事。若是那些评审委员稍稍跟着我的镜头转一下,就不会给沈丘戴这个高帽了。这不是抹杀沈丘近年建设的成绩,而是希望他们客观冷静地知道深层的问题在哪里。

 

最近全县在加速推进“四网”建设(城区供水网、城乡垃圾集中处理网、城区污水处理网和城乡清洁能源供应网),连西气东输的天然气都已经送进沈丘(2012年已经提供给2000户用),但是“垃圾集中处理”却根本就没有构成一张不漏的“网”。我每次都会拍摄到垃圾遍地的镜头,这何谈具有“无穷的魅力”?

 

真希望哪一天我再来沈丘,能看到不再污水横流、乱扔垃圾的现象。这看似是对一座县城的最低要求,但是要做到它,非得付出极大的努力。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 ┊打印┊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日本陆军第四师团司令部与大阪市立博物馆

后一篇:2013沈丘之旅2:项城莲花模式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日本陆军第四师团司令部与大阪市立博物馆

    后一篇 >2013沈丘之旅2:项城莲花模式


    《2013沈丘之旅1:县城镜头(7)》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shenqiu/128431.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网站编辑]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