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9-29 04:21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与古人智慧零距离
——河南省三门峡市实验中学传统美德教育纪实
教育导刊记者 张晓震
重视传统,向传统汲取精神营养,是国内外学校都在做的事。在中国,已有一些学校甚至直接把学校命名为“孔子学校”,当然,更多的学校是把传统文化的部分内容作为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河南省三门峡市实验中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德育结合传统文化的尝试
校长丁建国介绍,学校始终把德育置于各项工作的首位,日常教育教学中,要求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更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从2006年起,学校开始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把传统美德引入德育,以“孝道”、“礼仪”、“感恩”、“爱心和责任感”为主题,通过诵读经典名著和一系列实践活动,对德育如何结合传统文化影响师生进行了尝试。
为了学有依据,2007年3月,学校发动全校语文教师,围绕“孝悌”等主题理念,对浩如烟海的经典作品进行了筛选,最终编辑成校本教材——《传统文化精品选读》上、下两册。教材分为蒙学篇、古诗诵读篇、经典新诗、哲理小品文等内容。蒙学篇选择的有《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古诗诵读篇有《绝句一百首》等;儒学篇有《四书130句》;哲理小品文上下册各有60篇。此外下册选录的还有:经典新诗20首;经典歌词20首。
诵读时间是从学生每天的早读活动中抽取,每次20分钟。学校要求各年级组语文老师分别制订出诵读计划和测评办法,并通过每学期的测评、口试、抽查背诵、笔试、知识竞赛等考评方式以保证效果。这样,每天,三门峡市实验中学的学生将有20分钟与古人智慧“零距离”接触的时间。
除诵读古人经典外,学校还发起向各类名著要智慧活动。从经典到名著,在感受古人、名人智慧的同时,学生的人格也在书香的浸润中得以提升。
别具特色的孝道作业
“百善孝为先”,“孝,德之本也。”在传统文化中,孝道教育是奠定学生德育的基石。走进传统文化,孝道教育是难以绕过的。各种形式的教育中,三门峡市实验中学的“十个一”孝道实践作业可谓别具特色。
“十个一”孝道实践作业是:算一算,自己一年花了父母多少钱;想一想,父母为自己付出了多少艰辛;洗一洗,帮父母洗一次衣服;扫一扫,帮父母打扫一次卫生;谈一谈,敞开心扉和父母谈一次心;做一做,给父母做一顿简单的饭菜;写一写,给父母写一张新年贺卡;拜一拜,春节给父母拜个年;敬一敬,给父母送上一杯茶;端一端,给父母端上一盆洗脚水。
据介绍,“十个一” 孝道实践作业是三门峡市实验中学开展孝道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每学期的散学典礼上,学校都会布置“十个一”孝道作业,将寒暑假当成“十个一”孝道教育实践活动的良好契机。
校长丁建国认为,这些点滴的小事,都是孩子们力所能及的,也是他们容易遗忘和忽略的,通过把这些点滴小事具体化,可以让孩子们亲自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体会到父母养育之恩的伟大,从而学会感恩,学会孝敬。
丁建国说,由于初中的孩子很多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平时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与家长发生冲突,学校通过这些活动,用同龄人的榜样作示范,使学生接受起来更自然,亲情教育更容易实现。
让学生接受爱的能力
丁建国说,现在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多“爱的误区”,许多家长只会一味地付出,不求孩子的任何回报,缺乏让爱在孩子身上再生的教育意识,结果导致孩子不懂得什么是爱,得到的爱越多,给予父母、他人、社会的爱反而越少,最终导致爱的迟钝。他认为,这种麻木地接受爱而不思回报的教育其实是一种道德缺失。他认为,对于处在认识能力较弱,思想道德观念没有形成的初中学生来说,“感恩教育”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接受爱并给予爱的能力。
很多学校都在做的毕业典礼,在三门峡市实验中学,被当作一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契机。
丁建国说,学校以前也没把毕业典礼当回事,2005年申请课题后,学校开始考虑利用各种平台对学生进行教育,“毕业典礼”遂被提上了日程。从2005年起,学校就借助初三年级毕业的机会,开始对全体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典礼仪式上,既有校长的寄语,又有教师代表的嘱托,还有为优秀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和纪念品等环节。而学生们对伴随他们三年来成长的点点滴滴往昔的温馨追忆,更是充满对母校、对老师的依恋和感激……
丁建国说,通过这种仪式,既让学生感受老师对他们的期许,同时通过学生也让老师感受到自己工作的神圣和光荣。
2009-11-16 16:42 12楼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书香润校园 经典伴成长
作者:辽阳新闻网
时间:2009-11-16
来源:
类型: 转载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为努力打造书香校园,辽化二小把《弟子规》诵读作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载体,力图让学生在领略传统文化中培养积极向上的道德精神和人生信念,从而形成人心向善、敏而好学的校园风尚。
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的《弟子规》,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因此,学校领导决定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熏陶现代的孩子们,给孩子们铺垫下一生的道德基础。
学校在教学楼二楼的正厅、侧厅分别挂上了《弟子规》的内容,营造诵读活动氛围,让学生时刻以《弟子规》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导处给每一位学生发一本《弟子规》,要求高年级能够背诵《弟子规》、能够解释其中的内容,低年级能够读熟《弟子规》。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进行《弟子规》的讲解,一句一句解释《弟子规》,做到让同学们每天背会一句,每天了解一个《弟子规》的故事。班主任老师利用早读、班会时间带着同学们一字一句诵读《弟子规》。同时,在音乐课上学习歌曲《弟子规》的演唱,让他们享受韵律之美,享受诵读的快乐,久而久之,《弟子规》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
学校还利用少先队活动组织孩子开展比赛读、背诵、抄写、画画、讲故事、交流汇报等内容丰富的诵读活动,让孩子"读好书、习美德、立良行",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做一个爱学习的人。
《弟子规》教导学生知行合一、礼貌待人、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弟子规》诵读活动的开展,营造了一个"德馨满园,书香满楼"的育人环境,同学们从中吸收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性情、陶冶情操。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培养了良好的文明行为与习惯,创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德育活动相结合的学校特色文化。
诚友产地直销一律批发价,诚友虫草,品质保证,假一赔十.
2009-11-16 16:43 13楼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看看到底谁在学国学?(4)》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dancheng/6736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