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9-29 04:21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山西青年报》中华优秀文化系列报道 为基层青年打开《弟子规》之门
作者:山西青年报
时间:2009-11-23
来源:
类型: 转载
昨天,在高平市政府会议室,来自高平市的各界青年代表,听取了《山西青年报》中华优秀文化讲师团讲师汇报我报集体学习、实践、推广《弟子规》以来的变化,与会人员产生强烈共鸣。这是我报中华优秀文化讲师团走进社会的第十次汇报,也是第一次下县区汇报。
今年以来,高平团市委很重视利用媒体工具实现对青年的两个有效覆盖,组织、引导和服务青年。他们将已经转业的老团干重新召集回来,组建了一支通讯员队伍。此次高平之行,讲师团还应邀为与会代表进行了新闻业务的培训。
高平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平市委市政府把文化建设当作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经常从全国各地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在全市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我报中华优秀文化讲师团此次下县区首站来到高平市,重点围绕为什么来高平讲《弟子规》,为什么社会需要《弟子规》,青年报怎样学习、实践《弟子规》,《弟子规》如何改变了自己,《弟子规》的时代意义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养正品德、守住本分,构建和谐高平的重要性,同时结合高平市的历史、人文、社会背景,深刻解析了《弟子规》在高平市推广的现实性和迫切性。
高平团市委书记王志红说:“这次《弟子规》讲座,不仅打开了青年心中的善门,而且打开了高平青年结缘《弟子规》之门。可惜的是,时间太短,希望讲师团多来高平。”
在现场听取了汇报的高平市工会负责人表示,希望青年报在高平市青工中大力推广《弟子规》,实现以德育人、建设和谐企业的目标。
2009-11-23 19:37 20楼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红谷滩龙岗幼儿园开展《细讲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座》园本教师培训
作者:南昌教育信息网
时间:2009-11-23
来源:
类型: 本站原创
强国之本,教育先行;教育之本,德育先行。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德育的扎根时期,而《弟子规》正是古代圣贤对幼儿品行形成的生活教育。作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为了使教师吃透弟子规的教育内涵,2009年11月3日,红谷滩龙岗幼儿园开展《细讲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座》园本教师培训。
在该园艾剑云园长的组织下,全体教师认真观看的同时,还不忘把蔡礼旭老师的讲座内容:幸福人生的定义、《弟子规》造就幼儿及家长幸福人生的作用、实施《弟子规》教育的方式方法等做详细的记录。听完讲座,教师们深有感触,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悟,把讲座中最触动心灵深处的话语结合自身工作现状进行自我红谷滩龙岗幼儿园开展《细讲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座》园本教师培训反省、自我诠释、自我提升。最后,大家一犹未尽的表示,希望园领导继续开展《细讲弟子规》的园本教师培训,以提高自身的教育心境!
2009-11-23 19:38 21楼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文苑学校力行《弟子规》活动
作者:山东新闻网
时间:2009-11-18
来源:
类型: 转载
张店区文苑学校响应教育局号召,积极力行《弟子规》以来,从不同角度深入开展了系列活动:举行了启动仪式,制定了《弟子规》活动方案;成立了《弟子规》讲师团,组织骨干教师,分模块对学生系统培训,使学生深刻理解《弟子规》的内涵;每日三读,每天安排三个时段学习《弟子规》,分别为:晨诵、午言、暮省。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集体诵读“力行弟子规”论坛,检索自身一日行为表现;每天两听,分别在早上和中午两个时段,播放《弟子规》录音,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熏陶;每周一课,各年级利用班会、课外活动实践、综合实践等课程,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师生同诵,家校同行。积极开展教师集体诵读和亲子共读活动。
锦色空间作品——天华美地样品房现代中式风格(完工照片)
2009-11-24 08:29 22楼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可敬可畏《弟子规》
--------------------------------------------------------------------------------
日期:2009-11-23 1:08:16 发布:深慧慧 评论:1 点击:55
可敬可畏《弟子规》
来源:百度网
初读《弟子规》,已而立之年。
《论语·学而》中记述了孔子这么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寥寥二十余字就将弟子修身的基本要求与途径予以清晰概括。从字面上读懂孔子的这句话并不困难,但要真正讲清楚孔子的所指所谓却并不简单。
清朝康熙年间学者李毓秀以其对启蒙教育的高度热忱和对儒家思想的透彻体悟,将孔子的圣人之训编写为一行行朴实的可诵韵文,映现为一幕幕亲切的生活场景,演绎为一句句的谆谆教诲,斯为《弟子规》。
《弟子规》将浓缩概括的道理转化成生动具体的解说,实可谓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典范例。什么是“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开首就将儿女孝顺义务之四种最基本类型一一予以具体呈现。也许有人会问,这不就是对父母惟命是从吗?如果父母之命是不对的,父母之责是无理的,难道也要遵行顺承吗?这种孝难道不是愚孝吗?且听《弟子规》后面怎么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这才是真正的孝。后半句实在很妙,这样的态度是我读《弟子规》之前从未意识到的。年少轻狂加上书生意气,与父辈争辩时总是觉得真理在手就该理直气壮,结果往往是劝说不成,不欢而散,亲心有伤。读了《弟子规》之后,终于明白问题出在了哪里。做人脾气一定要好,否则好心也难免办坏事。倘若怡色柔声的劝谏之后,父母仍旧固执己见怎么办?“谏不入,悦复谏”,也就是等到父母情绪好的时候再劝。这又是多么体贴,多么讲技巧又坚守原则的行为呀!父母还是不听劝,怎么办?“号泣随”,若哭泣恳求之后父母仍然不听,甚至觉得你小子太烦人了,准备用家法伺候,又怎么办?“挞无怨”。《弟子规》考虑事情往往是很周到的。
周到也是弟子待人处事的重要方面,贯穿于孝、悌、谨、信之中。“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是一种周到;“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是一种周到;“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是一种周到,“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更是一种周到。
周到是弟子对于他人的敬尊,而从容则是弟子对于自身的敬尊。“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从容不迫的态度才有可能拥有从容不迫的人生。
《弟子规》教导我们以周到与从容的方式,实现对父母的孝、对尊长的悌以及对自我约束的谨与信,然后走向更为广阔的社会层面——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种博大情怀的可实现性建基于这样一种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弟子规》中所说的“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在“泛爱众”的同时,《弟子规》也强调“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要想“德日进,过日少”,自身品德一天比一天提高,过失一天比一天减少,那就要懂得“亲仁”。世人“亲利”者多,“亲仁”者少,则犹显亲仁之心的宝贵与重要。
《弟子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诸章中讲得都是弟子应该如何“力行”,而篇末“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章则强调必须在“力行”基础上认真“学文”,否则要么是“长浮华,成何人”,要么是“任己见,昧理真”。明确了“学文”的意义之后,知道“学文”的方法也很重要。学文之法,可以概括为“十心”。一是用心,“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二是专心,“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三是恒心,“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四是虚心,“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五是静心,“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六是定心,“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七是条理心,“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八是敬书心,“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九是端正心,“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十是进取心,“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弟子之规,最终指向的是圣贤之途。
第一次读《弟子规》,颇有如沐春风、如饮甘醴之感,顿时使我混沌的人生增添了一些清醒。现在每次重读《弟子规》,用自己的言行对照其中要求,又常有如芒刺背、如鞭挞心之感,因为几乎有大半要求我都没有做到或者做好,而且仿佛现在一天中能够意识到自己做错的事情甚至要比以往一年中意识到的还要多得多,这是《弟子规》最使我感到敬畏的地方。
首发于个人博客:杏花村
2009-11-24 08:35 23楼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看看到底谁在学国学?(7)》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dancheng/6736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