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河南新闻 > 周口新闻 > 郸城县新闻 >

看看到底谁在学国学?(5)

[摘要]迁安市传统文化教育协会举办“幸福人生讲座” 作者:迁安广播 电视 局网 时间:2009-11-16 来源: 类型: 转载 11月7日上午,迁安市传统文化教育协会举办“幸福人生讲座”。 迁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永,市政协副主席...

迁安市传统文化教育协会举办“幸福人生讲座”

作者:迁安广播电视局网
时间:2009-11-16  
来源:
类型: 转载  

11月7日上午,迁安市传统文化教育协会举办“幸福人生讲座”。

迁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永,市政协副主席马丹青聆听了讲座。

迁安市传统文化教育协会是2009年10月21日由市民政部门批准,由李秀华等传统文化热心人士发起,由城区办主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协会紧跟时代步伐,迎合人们崇尚传统、感受文化的心里,宣讲《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宣传和谐理念,宣讲理智的人生观。营造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师长的浓厚氛围。



  • 2009-11-20 20:15      14楼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民盟甘肃陇西总支建议全县学校开设国学教育课

    作者:中国政协新闻网
    时间:2009-11-20  
    来源:
    类型: 转载  

    加强国学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审美都有积极作用。为此,民盟甘肃陇西总支年初提案,建议县上成立“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定期免费举办以《弟子规》、《孝经》等传统文化为内容的讲习班,开设书法、篆刻、绘画、古典音乐等辅导班,讲授蒙学、儒家经典及历代诗词曲赋等内容,并向周边学校推广;在全县各学校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让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精华,弘扬传统美德,激励传统民族精神,成为“四有”新型人才;建立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和奖罚制度,为推广国学教育“开道架桥”。

      当地教育部门将城关一小、民族小学等5所学校列为国学教育试点校,积极开展教育,逐步向全县中小学推广实施。同时,为提高教学效果,建立一支具有独立教学能力并热心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队伍,教育部门加强国学师资培训和理论研讨,组织兼职教师外出学习和加强自修,力求将国学教育从简单的背诵古诗文名句,引入到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多种教育方式上来,丰富多彩和深入持久地开展国学教育。


  • 2009-11-22 15:24      15楼

    喜素素

    喜素素()

    新加坡举行“弟子规·惠弟子”研讨会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近日,新加坡华校联合会、新加坡华文教师总会、义安理工学院中文系、南华中学和南洋小学联合举办了首届全国华文老师“弟子规·惠弟子”(Redefining Confucian Values: Singapore Context)的研讨会。有600多名华文老师,20多位校长,还有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周建平女士,宋若云秘书,华校联合会和教师总会负责人,义安理工学院校长谢名章先生、人文学院院长杨静云女士、副院长陈丽玉女士等出席了当天的研讨会。研讨会反响热烈,

    《联合早报》对此还进行了整版的报道。

    下面是代表主办单位之一的义安理工学院致欢迎词。


    “弟子规,惠弟子”分享会欢迎辞

    南治国(义安理工学院中文系主任)


    周建平参赞、谢名章校长、符书銮秘书长,、姚培真会长、符传丰博士、陈之权博士、各位校长、老师、来宾们,我这里谨代表义安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杨静云院长和义安理工学院中文系全体师生,欢迎您们来义安参加今天的“弟子规,惠弟子”分享会。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经典。对《论语》重要性的表述,宋代开国宰相赵普和宋太宗的一问一答最为精彩。宋太祖死后,太宗即位,仍用赵普为相。当时有大臣对太宗说,赵普的学问,大约只限《论语》一书而已。太宗就以此探问赵普。赵普的回答非常直截:“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指《论语》)。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这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这个典故,一则显示赵普的谦逊,自谓学问不多,仅通半部《论语》;二则显示《论语》之伟大,半部即可安治天下。

    《论语》“学而”篇的第6章就只一句话,共27字,孔子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来劝勉弟子。我们今天要讨论和分享的《弟子规》一书,就是将孔子的这一句话,分而述之,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学习上应恪守的行为规范,教导弟子敦伦尽份,防邪存诚,砥砺风节,以养勤勉忠厚之风。既然半部《论语》可以安治天下,《弟子规》的编写者大可有理由认为一句《论语》便可驯顽启蒙,栽培后学。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成书至今大约有300多年。其编写者是清代康熙年间的一名秀才,叫李毓秀。

    李毓秀,字子潜,山西新绛县人,生于清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八十有三。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精研儒家经典,时人尊之为李夫子。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就是教书。李毓秀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一句《论语》敷演成篇,写成《训蒙文》一书,后经人修订,更名为《弟子规》,成为清代至民国年间通用的儿童启蒙读物,影响极大,流布甚广。

    今天,我们在这里,济济满堂,分享并探讨《弟子规》在新加坡的当下意义。这不禁让我想起一百多年前晚清的爱国诗人和教育家丘逢甲先生的一首诗。1900年,丘逢甲受朝廷派遣,来新马调查南洋华侨情况,多次公开演讲,向南洋“弟子”传授儒家思想。此次南游,丘逢甲存诗百余首。其中有一首名为:


    《自题南洋行教图》

    丘逢甲

    莽莽群山海气青,华风远被到南溟。
    万人围坐齐倾耳,椰子林中说圣经。


    这首诗写成后,不胫而走,在南洋文人中广为传颂。100多年前,丘逢甲在“南溟”的椰林之中,“讲教说义”,引来万人围坐,聆听“儒教经义”,其师者之风,令人感佩;而当时南洋民众热心儒教的盛况,大概也让今天新加坡的华族社群自愧弗如。

    100多年后,曾经荒蛮的“南溟”变成了资讯和科技高度发达的新加坡,也变成了“西风东进”的桥头堡,华语和华族文化日渐式微。如何在当下的新加坡向年轻的弟子们传输儒家思想的精髓,这是摆在我们这些处在华文教学一线的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今天的研讨和分享会,聚集了新加坡60所小学,56所中学、4所初级学院和近10个其它教学机构的华教精英,这是近年来罕有的一次普及和推广儒学的盛会。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分享和讨论,集思广益,我们一定能更有效地在中小学推广《弟子规》,实现我们此次分享会的目标,那就是:弟子之规,惠泽弟子!

    谢谢大家!

    纵横四海 激情骊驰!豪爵铃木GW250骊驰

  • 2009-11-23 19:18      16楼

    弟子规学员

    弟子规学员()

  • 共11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下一页

  • 豫都网微信

    《看看到底谁在学国学?(5)》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oukou.yuduxx.com/dancheng/67366.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